-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ZHIWUBAOHU植物保护
白蛾周氏啮小蜂成为河南地区优势寄生性天敌的可行性研究
1,222
张素华,许勤勤,童玲
(1.漯河市园林管理处;2.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森林小卫士”———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等鳞翅目有害生物“情有独钟”,是一种防治效果显著的优势寄生蜂,在生物防
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提升无公害防治水平、保护多样化生态环境、人工助迁等手段,使白蛾周氏啮小蜂成为河南地区优势寄
生性天敌,从而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面达到“一虫多治”、“一劳永逸”的效果。
关键词:白蛾周氏啮小蜂;优势寄生性;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2.047
[2]
1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的相关研究破寄主蛹壳爬出。雌蜂会凭借敏锐的嗅觉找到美国白蛾的蛹,将
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往往带来巨大的产卵器刺入蛹中进行产卵;然后在美国白蛾蛹内,白蛾周氏啮小
经济损失。我省危害严重的害虫品种主要是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蜂的卵(白色透明牡蛎状)经2~3天就会孵化成幼虫(蛆形);经过
美国白蛾,大发生时将大片叶子吃光,形成“夏树冬景”,年发生面7~8天,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幼虫就将白蛾蛹内的营养物质取食殆
积在27万公顷左右;美国白蛾2008年在南阳市发生,近15年已尽只剩下空壳,此时,幼虫发育到老熟幼虫期,经过一定时间后发
[1]育成蛹(白色裸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蛹经过3~4天羽化为成
扩散至黄河以北,局部地段发生严重。
1.1美国白蛾在河南省的发生与危害蜂,然后雌雄蜂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就会陆续从美国白蛾的蛹中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又名秋幕蛾、秋幕毛虫、飞出。
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白蛾周氏啮小蜂越冬代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6月上
[3-4]
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对杨树、榆树、法桐、白蜡等园旬第1代成蜂开始羽化,平均发育历期约31天。气温高低对各
林树木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代发育历期影响较大,7~8月间气温最高,其发育历期为一年内
2008年9月,濮阳市在生物普查中首次在河南省境内发现,最短,仅有17天左右。9月至10月下旬发育历期最长,约41天。
目前濮阳市、鹤壁市、安阳市和省直管试点县滑县已成为主要疫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老熟幼虫期有低温滞育的现象,越冬代则长达
情发生区,郑州市、许昌市等地市也开始出现,随时有侵入漯河市7个月。
的可能,给本地的森林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潜在威胁。2.3人工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技术研究
1.2杨扇舟蛾的发生与危害白蛾周氏啮小蜂由中国昆虫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属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专家杨忠岐教授定名。沈阳农业大学王洪魁教授进过10多年的
科(Notodontidae),主要为害杨树、柳树等,以幼虫聚集啃食杨树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联网 ”背景下智慧农场的可行性研究.pdf
- “花田”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油菜花田和菊花田为例.pdf
- “经营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pdf
-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pdf
- “牧繁农育”模式在中甸牦牛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pdf
- “台湾金萱”茶在丰顺县推广可行性及栽培技术.pdf
- “同课异构”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可行性——以《森林病理学》为例.pdf
- “虾、蟹新品种示范效果评价与规模化推广可行性论证会议”在沧州黄骅顺利召开.pdf
- “虾稻连作”生态模式下肥料试验、经饲作物种植可行性研究初探.pdf
- “引丹入城”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沁阳市为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