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玄龙经论七十二葬法.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玄龙经》论七十二葬法

【宋】赖太素撰

【正文】

·

葬法七十二,各有所宜,其审穴场之体段用法者,凡四:

(1)大葬法。生气阔大,令气之乘亦大,故大其罗圈,冢堆也。

(2)小葬法。生气小,葬法亦宜小。冢墓不出二寻、一丈之间。

(3)浅葬法。仰掌之脉,气轻清,而灵光凝于土皮。锄一、二迟土色佳。四、

三尺下砂石矣。葬深,则骨黑。

(4)深葬法。平冈上,土皆松散。上垄上,土皆砂石。若失之浅,则白骨矣。

江北土厚尘深。江南难土薄潮多,宜浅。

取四势,而用法者凡二:

(1)厚葬法。藏平冈者,应厚墩以蓄聚天和也。平冈易招摄而难蓄聚。

(2)薄葬法。藏山谷者,宜薄堆以招摄天和也。山谷易蓄聚,而难招摄。

审生气之质性而用法者凡十五:

(1)吞葬法。穴体微小,不宜打破,于微凸下,穿一小孔洞,将棺送入洞内,

以厚土封固。洞口外作假茔。则其内,山灵之气由外之明堂而凝,发福大而绵

远。

(2)吐葬法。有“横吐”“直吐”“斜吐”之不同,俱以太阳脉之旺处分葬,

而截其上,截之近太阴者,砌一空旷而下截,稍锄尺许,结圹、置棺,与上空

圹相连,则杀气和,而生气结矣。“斜吐葬法。”穴场窄小,直葬则上下难容,

稍斜其棺,全棺俱入于生气之中,法奇而理常。

(3)吃葬法。入首星辰大开阳面,却横身,俱静而死,只有微微一点真灵之气。

不可脱,亦不可破。其法,将棺半入脉内,半安脉外,如人吃物,重则入,轻

则脱矣。

(4)息葬法。息者,止也。于穴后大开平基,将粗重之体,裁成天轮形体,以

作近身盖气。复凿一深大之井,于盖气之下,而立穴空圹之前。空后余土,以

息其粗峻恶气,亦急来缓受之意。

(5)闪葬法。龙真局备,然犹煞气未尽,更以闪法。挨实处,作一空圹。而于

无脉处,结井放棺。两圹并立。稍开一尺,而合冢为一,逼身之煞自出,龙局

之贵气纳矣。倘穴宜闪而不闪,虽贵难免于刑。闪与吐相似,吐以迎其吉,闪

以避其凶也。二者俱剑脊龙,主损地师。当预定穴基而去,不可见破土,上升

棺尤忌。

(6)浮葬法。龙真局备,而结少阳厚重之穴。欲得阴吸之情,必引其上升之气。

故用浮法。深凿金井,结空圹于底,置棺于空圹之上,地气升与天气接矣。出

人秀颖,早登科第,勋垂竹帛。

(7)沉葬法。少阴之脉气本深脏,必借天气下降,而后阴得阳嘘而交通。而沉

法,深凿金井,结圹于上,实以纳地气之升,虚以接天气之降。生气冲和,而

富贵得矣。

(8)虚葬法。阳坪阔大,不能收拾。视其龙真穴真,作一大圹以镇压之,内复

作小圹以放棺。则地气上腾,天气下降矣。

(9)悬葬法。外局山交水会,视其穴上,则嵯峨陡峻,下则鼠尾枪头。当用悬

法,将鼠尾枪头之石打去,以吉土培作平基,造石屋于其上。棺用铜练悬挂于

中,六合俱悬空,而不着实。外堆土成坟,则阴煞仅侵石屋下角,而不及于棺,

天阳之气得纳矣。盖纯阴之穴,纯是砂石,天于则水从石缝中流出;水不浸棺,

而煞出矣。悬与虚相似,虚用于穴之纯阳,悬用与穴之纯阴。虚以注气,悬以

避水也。

(10)通葬法。入穴生气浊大,则兽滞而不灵动。主出人粗蠢,以法通之。大

开罗圈,半圈放棺,半圈深凿一洞以通其气。棺在左通其右,在右通其左,甚

则左右具通。更甚,则通其后。兽滞之气,悉化矣。法与闪相似,闪以避其煞,

通以行其气。理与吐相似,吐用于气之直,通用于气之斜。

(11)从葬法。主居正位,而门下从之,则曰“从”。盖生气阔大,大造罗圈,

正棺藏于的穴之处,左右背后多葬无嗣之棺,以从之。从棺得气,正棺愈旺矣。

(12)锄葬法。于山顶受穴处,大开其井,深数丈,至嫩石而止。将难朽之木,

横直层排,填平大井而结圹,置棺于其上,壅土成坟。山顶如旧,日久不朽,

冢圈渐陷,四围渐锄去之。初葬,受天气。葬久,受地气。形喝“照天蜡烛”。

朱子增祖母金斗穴,五星聚讲处,深开其井,压以巨石。是受地气,后收天和

之法,与此互发明。

(13)隧葬法。龙气深厚,涧大,须开金井。深数十丈,造石屋于下,具两石

凳于上,理与通相似。通则浅而小,隧则深二大,法与悬略同。悬则幽于地上,

隧则入于中。

(14)倒葬法。穴居当脊,必将脚后与两旁棺底俱砌一空圹。以冲和其气而倒

收之也。

(15)泄葬法。龙脉饱旺、雄实,恐后多生瘟火、刑戳。须抽出棺木,以泄其

气。甚者,再抽一次,第三次乃葬真骨,始无凶祸,法将牛骨入圹中,初次黑

如灰漆。二次加灰白色,三次渐有红润声色,方可葬真骨。

审穴场生死而用法者,凡十一:

(1)沿葬法。倒地木星,形体固已嫩小,穴在夹坚、夹软之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