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浙江省部分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幼安留别①

唐庚

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

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

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

力请宫祠②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

【注】①诗人因蔡京指斥其为元祐党人,被贬官,六年后遇赦,返京复官。②请宫祠:请求辞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软红尘”在此处指都城的繁华景象,“鹓行”,以鹤群的飞行有序,比喻上朝的队列。

B.颔联“乍”字写出诗人读到友人诗后的兴奋,但从“且”字可看出诗人读诗而心不在诗。

C.颈联运用“寂寂”“累累”两个叠词,使诗句更富于音乐美,也强化了两种人生的比照。

D.尾联“知意否”是在问友人幼安“知道我的心意了吗”,“力”字表明自己心意之坚决。

16.诗人返京复官不久,便“渐谋归老”,请结合诗歌分析其原因。

【答案】15.B16.①贬谪六年重新回朝后深感孤独,在官场上没有知音,自己也已老态龙钟。②看透世事后向往摒弃世俗喧嚣,过躬耕田亩、啸傲林塘的自由生活。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诗人读诗而心不在诗”说法有误。“且尝新”表达的依旧是诗人对于收到和阅读友人诗的欣喜之情。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首联写的是诗人回京复官后的感受,意为诗人六年后重回京师,繁华之景依旧,而自己却已须发皆白,一派苍老龙钟之态;他站在百官云集的上朝队列之间,内心却感到异常孤独,虽朝冠在身,却仿佛仍不属其中一员。诗人通过色彩(“红尘”与“白头”)、众寡(“鹓行”与“独立”)的强烈反差,透露出一种历尽沧桑之后的孤寂和伤感;因贬斥而留下的创伤,在其外貌和内心刻下无法抹去的痕迹。正因如此,诗人才有心“归老”。

通过颔联“往事已空”和颈联“细思……犹胜”评论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通过独处静思,情绪也由前面凄黯的氛围转向旷达和自慰,似有从名利追逐和与日俱增之忧患中挣脱出来之感。经历过遭奸臣构陷贬官飘零的生活,诗人看透了世事,末句的一个“渐”字,令人想见其长期郁结,而变得冷漠枯寂的心境。于是他开始向往归乡后摒弃尘世喧嚣纷扰、躬耕田亩、啸傲林塘的自由生活。这是一个饱经仕途忧患且洞穿尘世名利之后的人才会作出的抉择。而诗人的家乡锦江滨,正是这样一个所在。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②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②斗:比较,竞赛。③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以贫女的口吻自述,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B.贫女虽有高尚的品格和杰出的才能,但深知唯有当时流行的妆扮才能赢得他人怜爱。

C.尾联发出深沉的感慨,把悲愤的情绪推向全诗高潮,揭示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无奈。

D.诗歌用语朴实,用贫女细腻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反映了她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

16.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6分)

15.B

【解析】“但深知唯有当时流行的妆扮才能赢得他人怜爱”错误,这是贫女对自己品格的自信,

不屑于迎合世俗。

16.(1)首联明写贫女因找不到良媒、出嫁无门而自伤,实写贫士因无人提携而仕途无望。

(2)颔联、颈联明写贫女的品质才能超越世俗,实写贫士空怀才华却不合世俗、有志难酬。

(3)尾联明写贫女个人婚姻无望、心灵创伤,实写贫士因社会不公而命运坎坷、蹉跎岁月。

(每点2分,共6分)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5~16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1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2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吴松:江名,古称松江。②亚:接近。长亚门:长得靠近门楣。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空彤云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大雁南飞心切,正如词人归心似箭。

B.“恶”,猛、厉害,可见船头风高浪急,词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