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二)历史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三房湾作坊遗址20平方米范围内初步发掘陶杯4078件,学者估计5510平方米的作坊范围内埋藏的红陶杯数量可能会达到惊人的2242570件。另有观点认为三房湾200万残杯,对应的可能是数千万甚至近亿件成品。据此最合理的推测是()

A.良渚先民具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 B.石家河周围存在发达的贸易网络

C.蛋壳陶生产依赖初步的社会分工 D.神权阶层主导三房湾的文明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湖北石家河古城三房湾作坊遗址2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大量的陶杯,这么多的陶杯不可能是单单一个20平方米的作坊可以生产出来,因此,表明石家河周围存在发达的贸易网络,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湖北石家河古城三房湾作坊,与良渚先民无关,排除A项;蛋壳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材料中也没有信息表明三房湾作坊生产的是蛋壳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神权阶层的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一年后,齐桓公倡导穿齐国丝帛,低价倾销囤积的齐帛,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历史根源 B.外向型经济应当严格限制

C.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D.新经济因素引发社会变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可知,春秋时期鲁国农业经济出现问题,以至于国家出现人口逃离的现象,都是因为其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粮食种植的缘故,说明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C项正确;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围绕工商业的经?济战,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A项;齐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成功,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铁犁牛耕、封建经济无关,无法得出社会变动的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A.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 B.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加速了江南地区开发 D.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三个政权中,魏国人口数量最多,蜀国人口数量最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人口数量。曹魏在统一北方之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户数量远超南方的吴、蜀两国,这为西晋最终灭吴、蜀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当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南方经济的开发此时才刚起步,排除C项;人口数量的多寡不会直接导致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朝前期,税收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和分配支出。唐朝后期,中央政府根据大历十四年(779年)的收成和人口,制定税额,并分派给各地政府进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来的税收,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个部分。这一变化()

A.深受政局变动的影响 B.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C.保障了中央赋税收入 D.有助于解决藩镇割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税收由中央政府统一征收和分配支出。……并分派给各地政府进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来的税收,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个部分。”及所学可知,唐朝前期,税收由国家统一征收和分配。两税法后形成了上供、留州、送使三分的财税管理体制。这主要是受到地方藩镇割据势力的影响,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一定冲击,A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农民经济负担加重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央赋税收入得到保障的结论,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地方政府的税收使用权得到扩大,不利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5.“近来渐次发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或三十吊五十吊三百吊的大输赢。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便命将骰子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人官,将为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