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重庆市渝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名为彩绘龙纹陶盘,出上于具今4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盘曲的朱红色龙纹。在遗址中,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在该陶器所处的这个时空中()

A.审美取向追求质朴真实 B.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C.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 D.栽培作物开始定居生活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这样的龙盘只在四座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是王室使用的礼仪用品”可知,彩绘龙纹的陶器只在大型墓葬中各出土一件,大型墓葬的墓主人生前地位较高,应属于“王室”,而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彩绘龙纹,说明此时期龙已成为政治权力象征,C项正确;据材料“盘内绘有一个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可知,该遗址发现的彩绘龙纹并不真实,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时期尚未产生华夏认同,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就已经开始栽培作物,并逐渐定居,材料时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 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

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实行分封制,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部族方国的国家组织形态,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借助宗法血缘关系稳固政治秩序,而非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不能得出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排除B项;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尚不能实现王权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C项。

3.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清朝设置军机处,明朝设置内阁,元朝设置宣政院,秦朝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央有丞相和御史大夫,地方有郡守,因此①是清朝,②是秦朝,③是明朝,④是元朝,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宋朝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奉行“不抑兼并”的政策,但对于“兼并之家”新兴地主、商人,不仅采取抑制政策,而且在抑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过汉唐时期。据此可知,宋朝()

A.租佃制成为农村的主要形式 B.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注重稳定地主制经济的基础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宋朝政府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奉行“不抑兼并”的政策,这表明政府并不限制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允许土地兼并现象的存在。而土地兼并的结果往往导致大土地所有者即地主的出现。材料中提到对于“兼并之家”新兴地主、商人,政府采取了抑制政策,这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地主势力过大,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因此,宋朝政府通过抑制新兴地主、商人的势力,旨在稳定地主制经济的基础,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租佃制的内容,不能推断租佃制是否成为农村的主要形式,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宋朝政府对于新兴地主、商人采取抑制政策,但这并不能说明宋朝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因为抑制新兴地主和商人不等同于抑制整个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宋朝的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质变,仍然是封建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5.粟是仰韶农业中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与热带早期农业的芋薯类作物不同,粟的播种、耕耘和收获都需特定时节,耕种者不得不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辰等,以总结经验。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早期农业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B.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C.形成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特色 D.种植业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