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文主要探讨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施工技术

abstract:withtherapidsocialdevelopmentandprogress,itwillbeveryvitalto

payattentiontothecementandconcretepav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inthis

paper,theauthorwilldiscussonthecementandconcretepav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tent.

keywords:cement;concrete;pav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52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急剧增加,路面结构破坏日渐加重,越来

越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急需补强处理;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的不

断扩大,原有道路的规划等级和功能也发生了许多大的变化,许多老路面已不能适应城市

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有旧混凝土路面进行彻底改造。为了有效利用旧水泥混

凝土路面,节约工程投资,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补强是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有效措施。沥青

混凝土加铺层实施流程如下:

1、水泥混凝土加铺施工准备工作

1.1选择加铺方式

加铺方式应根据原有路面的损坏状况、接缝类型和布置及原路面的路拱坡度和加铺路

面的路拱坡度等条件来选择。当加铺层与原有路面坡度基本一致时,可采用结合式或直接

式加铺。当原有路面结构损坏严重,板块裂缝多,不易修复,或原有路面接缝不合理,新

旧路面坡度不一致时,应采用分离式加铺层。

1.2选择加铺结构

加铺结构选择时,对于大交通量、重载交通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应采取连续配

筋或钢筋混凝土加铺层。对于地面高程受到限制的路面、桥面铺装,可采取钢纤维混凝土

加铺层。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5~2.0倍。钢纤维混凝土加铺层可

按普通混凝土加铺层的规定,计算普通混凝土加铺层的厚度,然后取普通混凝土加铺层厚

度的0.65~0.75倍。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加铺层时,结合式加铺层厚度不小于5cm,直接

式加铺层厚度不小于12cm,分离式加铺层厚度不小于14cm。

1.3各加铺层适用的技术条件

当旧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为“优”时,混凝土路面板基本完好,板块的平面尺寸和接

缝布置合理,新旧路面路拱坡度基本一致,接缝基本对齐,为提高水泥路面的承载能力,

宜采用结合式加铺层。当旧水泥路面状况为“良”、“中”时,路拱坡度基本符合要求,板

的平面尺寸和接缝布置合理,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宜采用直接式加铺层。

当旧水泥路面状况为“次”时,或新旧混凝土路面的尺寸不同,或新旧路面的路拱坡度不

一致,或路面要进行拓宽时,为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应采用分离式加铺层。当旧水泥路面

的状况为“差”时,应将旧水泥路面破碎、灌浆、碾压稳定,作为垫层使用,在垫层之上

铺筑一层半刚性基层,半板刚性基层的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然后再铺筑水泥混凝土加

铺层。

1.4加铺前的技术调查

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加铺前,应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调查,调查的项

目有年平均交通量、交通组成及增长率,公路修建与养护的技术资料,原有路面结构、宽

度、厚度及路拱情况,原有路面状况的评定,路基的填土高度、地下水位、多年平均最大

冻深、排水与积水状况等,旧混凝土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旧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厚度、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的调查。

1.5计算加铺层厚度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厚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小于18cm。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半幅施

工时模板应采用钢模板,中模以角钢为宜,必须支立稳固,其平面位置与高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安装模板宜采取由边模固定中模的方法。边模由钢钎固定,中模每间隔1m用膨胀

螺钉将模板外侧底部预先定位固定,中、边模之间采用横跨两模板的活动

文档评论(0)

下载吧,学习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