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商业和城市

(1)商业发展;(2)城市繁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华著称。;3.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点二社会

1.门第观念: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婚姻择偶更注重当下政治、经济地位。

2.人身关系

(1)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宋朝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农民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政府控制: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程朱理学的内容;2.文学艺术和科技

(1)文学艺术

①宋词:句子长短不等,有不同的词牌和固定格式。代表有豪放派的____、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______。

②元曲:由散曲和杂剧构成。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______、王实甫等。

③其他:话本实际上是早期的________;书法追求____,不拘法度;绘画成就以______最为突出,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2)科技

①三大发明: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被广泛应用于____。;②其他成就;;[探究]观察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梁城出现的新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提示]新特点:城市内部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晓市出现,商业发展打破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城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和探究问题——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北宋汴京货品来源表

——吕振基、苏荣《析论中国历史》

[材料导读]材料显示,北宋汴京的货品产地涉及我国很多地区和其他一些国家;“货品”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探究]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提示]论题:北宋汴京货品来源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论述: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方式,推动了江南农业的发展,在为汴京提供稻米的同时,还提供北方的主食麦,打破了“南稻北麦”的格局,南方农业已经超过北方;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南方为北方供给各种???品、名茶;农业发展还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南方为汴京提供丝织品、印本书籍、漆器。

综上所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归根结底是农业重心的南移,在农业重心南移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的重心也逐渐南移,北宋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已日趋明显。;历史解释——宋代商业繁荣的影响

(1)给农民带来人身自由,为宋朝科技文教的繁荣创造了契机。

(2)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抑商思想、门第观念等),推动了科举制的改革。

(3)推动了宋代政策的调整。如税收政策、对外政策、土地政策等政策的调整。

(4)促进各族交往,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5)促进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习俗,推动市民文化发展。

(6)商业发展反作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唯物史观——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考向2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材料导读]材料叙述了宋代社会在政治、经济、职业三个方面的具体变化。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上发生变化的原因。

[提示]中唐以来的动乱、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举制等制度的完善使门阀士族衰亡,门第观念相对淡化。社会各阶层进入政权的机会相对平等,社会流动性加强,因而宋代出现“朝廷无世臣”现象。;材料宋代,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系捉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北宋蔡襄指出:“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南宋学者叶绍翁也指出自己所处的时代为:“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当时,即使是寡妇,若携带的奁产丰厚,娶之者仍旧趋之若鹜。面对财婚厚奁风尚和奁产纷争,朱熹主张:“议昏姻有及于财者,皆勿与为昏姻可也。”

——摘编自张本顺《从宋代婚姻法中财婚制

看宋代的近世化转型》

[材料导读]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婚俗观念的变化,即主要看重资财而不是门第,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婚姻观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提示]宋代,重视门第的婚姻观受到冲击,财产在婚姻中的作用明显。

宋代婚姻观的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人们重视私有财产的多少;政治上,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政策,科举制度不断发展,这使得大批寒门士子跻身官僚队伍,社会流动性增强;思想文化上,宋代功利思想盛行。在这种背景下,宋代社会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反映到婚姻观上,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从而出现了“榜下捉婿”“婚姻不问阀阅”“婚嫁必择富民”等现象。宋代婚姻领域的新变化冲击了儒家的正统礼义等级思想,是中国古代婚姻领域的一场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ere1111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