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哲学的问题式.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拉康哲学的问题式

张一兵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题号】B6

【复印期号】2005年12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5年04期第62~70页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

拉康(Jacques-Marie-Emile-Lacan,1901—1983)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

魔幻式的原创性思想大家。在今天这个后现代语境中,他的学术影响似乎一天天增大起来。

其实,拉康的思想属他活着的那个地方和时代。我以为,理解拉康的入门钥匙倒不是对拉

康文本的独立解析,而在首先懂得他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式之历史性缘起。这也就是说,

拉康哲学的难解性主要不是话语的玄虚,而在他形上逻辑入口的非常性,通常话语中的大

多数概念在拉康这里几乎都是转喻性的。

依我的理解,拉康的所谓思想革命发生在存在论之中,在他所揭示的人的生存戏剧的

三个观看的舞台或三种表演辖域(registre/register)(注:人们经常将拉康的registre

错译成“界”,其实拉康选用的此词本意是注册和登记。他显然不想用实体性或硬化了的概

念来表征人的生命活动的复杂关系和功能层面。因此,registre一词译作“域”似乎更贴

切一。)。拉康认为,这是精神分析学过去从来没有接触到的基本层面。它不是生存领域

的分界,而是三个窗口。拉康将这三个窗口分别命名为想象的(imaginaire/imaginary)、

象征的(symbolique/symbolic)和真实的(réel/real)。(《拉康选集》,第322页)拉

康在这里没有直接使用概念(名词),而是将形容词特指性使用。这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三

种力量,它们分别是意象(imago)、能指(signifier)和不可能之真(impossiblereal),

它们实际上是交织和混杂的,但它们各自又有自己的活动轨迹,对此,拉康又特地用活动中

的有序性(orre/orer)来进行标注。是,就有了想象域/意象序、象征域/能指序和真

实域/真实序之逻辑分列。

我以为,这是三个生命活动的层面,并有着各自相异的有序功能结构。这三个重要的功

能性指认正好有三个直接的否定对象,即拉康以前对个人主体建构的三个关键性规定,一是

弗洛伊德的自我(moi/ego);二是施蒂纳、克尔凯郭尔以来的全部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

(subject)(注:拉康常常用大写字母S来表示主体。);三是海德格尔那种非石化的本

真性存在。一论者总是论说拉康的自我理论或主体理论,其实拉康从来没有打算承认建构

主义的逻辑。这是他与达利在1930年就完全达成一致的共同点。如果人们硬要说明拉康的

这三种批判性的描述,那也只能是伪自我理论、伪主体理论和不可能的存在之真。从表面上

看,拉康似乎是在对应弗洛伊德晚期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系统:真实替代了本我,想象

替代了自我,而象征替代了超我,其实不然,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拉康不是看不到

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体的物性实存,他只是想说明这种现实中的实存的背后是由什么东西构成

的。在他的眼里,弗洛伊德实体性的本我(本能原欲)从来就不存在,原初在世的人格心理

自我却是在想象性的镜像异化关系中被建构的,自恋的真相是小写他者的强暴和异化之他

恋。而社会化的成人主体固然进入到一种形式上平等、非强暴性的言说和对话中,可是它又

更深刻更隐秘地沦落为语言象征系统的奴隶,即能指关系(大写他者)的无意识的附属物。

主体的秘密是:“象征通过想象什么样的中介而左右了最为隐秘的人的结构”。(《拉康选

集》,第1页)

当然,拉康的革命并非仅仅是抽象的否定和批判,他的确在颠覆中有一点小小的给予,

当然,这并不是对新主体正面的肯定,有如施蒂纳反对类人后的唯一者、尼采反对残破主体

之后的超人、海德格尔拒斥实体本体论后的存在。拉康的革命远远超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学的学术平台,他颠覆的是整个当代西方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观。其最深刻之处是直接否

定了海德格尔对本真存在的价值悬设,因为本真性存在然不过是人在想象-象征之网格式

化中的残余物,这个物(thing)又恰恰是暗合康德语境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不可能。

这个不可能严格异质布洛赫的存在论上的“尚未”,它就是存在的不可能,不可能就是真

实存在本身。乍听起来,拉康的逻辑几乎是无法以常识逻辑甚

文档评论(0)

为了知识而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只是改变命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