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1).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3·湘西自治州三模]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

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2.[2023·永州市高三三模]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

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

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

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

3.[2023·怀化市高三一模]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西晋末至东晋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

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

B.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

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

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

4.[2023·湖南岳阳一模]以避恶逐疫为主旨的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荆楚一带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龙舟竞渡、采艾插蒲等习俗也相继为各地人民所采用。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

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

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5.[2023·河北邯郸期末]《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自荒乱以来……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这反映了南朝末期()

A.家族门第观念潜滋暗长

B.科举制度影响扩大

C.阶层固化局面得到改变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2023·山东济宁一模]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的部分记载。当时大量农民依附的意图在于()

文献

记载内容

《隋书·食货志》

(东晋)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

《南史·齐东昏侯纪》

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止避小小假,并是役荫之家

《魏书·食货志》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

A.逃避封建剥削B.取得合法身份地位

C.获得主人荫庇D.得到免役政治特权

7.魏晋时期南方城市迅速崛起:会稽被誉为“晋之关中”,建康的繁华可与长安、洛阳媲美,番禺(今广州)成为进出口商人云集的大都市。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政治中心逐步南移

8.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年皝“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

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

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9.[2023·山东临沂期末]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A.开明的民族政策B.互惠的开放政策

C.公平的选官政策D.严密的监察政策

10.[20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三模]唐玄宗初年,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事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

A.旨在削弱地方军事权力

B.适应了巩固边防的需要

C.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11.[2023·湖南怀化诊断]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二、非选择题(1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