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03章-2-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II-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ppt

(2.13)--第03章-2-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II-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TheMolecularStructureandFunctionofEnzyme二、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执行其催化功能的部位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称为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辅酶或辅基往往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酶的活性中心具有三维结构,往往形成裂缝或凹陷。这些裂缝或凹陷由酶的特定空间构象所维持,深入到酶分子内部,且多由氨基酸残基的疏水基团组成,形成疏水“口袋”酶分子中有许多化学基团,但它们并非都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酶分子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必需基团。常见的必需基团包括半胱管氨酸残基的巯基,以及酸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等。有些必需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内,称为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可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结合基团识别与底物结合的酶与辅酶,形成酶-底物过渡态复合物。催化基团影响底物中某些化学键的稳定性,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虽然不直接参与催化反应,但对维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和(或)作为调节剂的结合部位所必需。结合基团底物分子催化基团酶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_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三、同工酶(isoenzyme)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虽然在一级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其活性中心的三维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可以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同工酶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趋异的产物。由同一基因转录的mRNA前体经过不同的剪接过程,生成的多种mRNA的翻译产物也属于同工酶。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它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为同工酶用来诊断不同器官的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HHHHHHHMHHMMHMMMMMMM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乳酸脱氢酶(LDH)由骨骼肌型(M型)和心肌型(H型)两种类型的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5种同工酶。它们均能催化L-乳酸与丙酮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LDH的活性中心附近,两种亚基之间有极少数氨基酸残基不。这些微小的差别可引起LDH同工酶解离程度不同、分子表面电荷不同,因此在同一pH的缓冲液中电泳的速率不同。例如在pH8.6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从负极向正极依次排列的顺序为:LDH5,LDH4,LDH3,LDH2和LDH1。此外,两种亚基氨基酸序列和构象的差异,也表现出对底物的亲和力不同。例如,LDH1对乳酸的亲和力较大,而LDH5对乳酸的亲和力较小,这是由于H型亚基对乳酸的亲和力小于M亚基。由于同工酶往往具有特定的组织器官或亚细胞器分布,当组织细胞存在病变时,该组织细胞特异的同工酶可释放入血,因此检测血清中同工酶活性、分析同工酶谱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LDH同工酶红细胞白细胞血清骨骼肌心肌肺肾肝脾LDH14312270731443210LDH2444934.70243444425LDH3123320.95335121140LDH41611.7160512720LDH5005.7790120565人体各组织器官LDH同工酶谱(活性%)心肌梗死和肝病病人血清LDH同工酶谱的变化1酶活性心肌梗死LDH酶谱正常LDH酶谱肝病LDH酶谱2345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是由M型(骨骼肌型)和B型(脑型)亚基组成的二聚体。脑中含CK1,心肌中含CK2,骨骼肌中含CK3。CK2仅见于心肌细胞,且含量很高,约占人体CK总量的14%-42%。正常空腹血清中主要含有CK3,几乎不含CK2。CK1(BB)脑CK2(MB)心肌CK3(MM)骨骼肌MMMBBB心肌梗死后3-6小时,血中CK2的活性显著升高,12-24小时达到峰值,3-4天又恢复正常。因此CK2常作为临床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