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与妻书》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2《与妻书》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妻书林觉民

“见字如面”是一个很美的词,我不能与你相见,但在用心写下的书信里集合了我对你所有的想念、嘱托、真情与温柔。《见字如面》发起了全民征信活动,有上万人推荐了同一封信-林觉民的《与妻书》。现开展以声传情、以情抉择、以文致敬、读革命家书等活动,特邀我们班同学参与。活动情境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人民不负卿。在林觉民的家书中,他将自己内心最深的情感都倾诉于此。这份情书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见字如面》拟选出最动情的朗读片段,诚邀同学们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一段文字,深情朗诵并描摹感人的画面。以声传情,再现画面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在《与妻书》中,我读到了一幅忍悲泪珠图。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一“恐汝”两“谓吾”,表现出作者自我情感的克制,为的是安慰挚爱之妻,使其明己之志。觉民在挥毫作书之际,想到爱妻看到此书时的心情,悲从心中涌起,一时奔涌落泪,强忍着悲痛向爱妻倾诉衷情。既包含作者对妻子的绵绵情意,也饱含着作者百死不辞的救国决心。品读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在《与妻书》中,我读到了一幅月下互诉图。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以整齐的简短问句回忆往事,似与妻子当面谈心。“空余泪痕”足见诀别之痛,此刻只能在泪眼婆娑里,遥望那曾经的美好回忆,品味那依依两情。品读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在《与妻书》中,我读到了一幅“一恸”不舍图。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巾短情长”,一方巾帕出现了很多重复的字眼,如“爱”“悲”“家”“国”“天下”等。《见字如面》拟选出最佳荐信人,请荐信人围绕这些词,结合相关语句,深入理解志士的抉择。

以情抉择,争当荐信人

爱直接写爱爱别离以悲写爱以死写爱爱与悲

爱与悲直接写爱悲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直接写爱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以死写爱以死写爱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爱与悲“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今与汝无言矣。”“吾今不能见汝矣!思考:每一句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出了什么内容,或承接了什么内容?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一个平日不信有鬼的革命者,竟希望真有鬼,好与妻子以灵相依,以哭相和;黄泉尘世,互慰相思与寂寥。“巾短情长”难以言尽的巨大痛苦,只能以“一恸”作结。品读

以声传情,再现画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直接表明“我”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抱着必死的决心。“吾今与汝无言矣”,强调很想再与妻子面对面说话,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引出后文世界上可能有鬼也可能有心电感应,自己的灵魂会一直陪伴在身旁,劝慰妻子不必悲伤。“吾今不能见汝矣”,再次强调自己的不舍,引出后文的“一恸”。

爱与悲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汝其勿悲!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汝不必以无侣悲。思考:这七次“悲”有何不同?七次“悲”

爱与悲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表达“吾”的感情,都是直言悲恸,写到“汝”,都是劝不要悲。汝其勿悲!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忍悲 汝勿悲

家与国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之逃家复归也前十余日回家吾家后日当甚贫家中诸母皆通文五次“家”

家与国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五次“国”

家与国五次“国”从“死而无憾”“自有同志者在”中体会革命烈士舍小家为大家、为国捐躯大爱情怀与前仆后继的热血精神。理解个人与时代共生的关系。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五次“国”

家与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幸……又何不幸……”的重复,说明当时的中国是不能让他们终身幸福、相守以死的,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18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