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其调控机制.docx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其调控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及其调控机制

TOC\o1-3\h\z\u

第一部分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与功能 2

第二部分肝脏HDL受体Scavenger受体B-1 5

第三部分HDL受体促进脂质外排机制 7

第四部分受体调节剂对HDL受体表达的影响 10

第五部分PPAR调节脂质代谢与HDL受体 12

第六部分miR调节HDL受体表达 14

第七部分炎症因子调控HDL受体机制 16

第八部分HDL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9

第一部分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

关键要点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构

1.蛋白质成分: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1)由一个948个氨基酸残基的单一跨膜聚肽链组成,N端胞外段由5个重复结构域(SRCR1-5)组成,C端胞内段包含一个39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序列。

2.结构域功能:SRCR结构域负责与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的结合,而胞内段则参与受体内吞、信号转导和与细胞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

3.复合体形成:SR-B1与一型蛋白(clusterin)和载脂蛋白A-I相互作用,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复合体,增强受体活性并调节胆固醇转运。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高密度脂蛋白

1.亲和力:SR-B1具有高亲和力结合各种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包括HDL2和HDL3。

2.结合机制:SR-B1与高密度脂蛋白的结合是通过SRCR结构域中的正电荷残基与高密度脂蛋白颗粒表面的阴离子磷脂酰胆碱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介导的。

3.脂蛋白颗粒转运:SR-B1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导致脂蛋白颗粒从细胞外环境转运到肝脏,在那里它们经过选择性摄取和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内吞

1.Clathrin依赖性内吞:SR-B1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内吞主要通过clathrin依赖性途径进行,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复合物与胞吞小窝结合,形成被包被的小窝,随后内吞进入细胞。

2.浮筏介导内吞:SR-B1还可以通过浮筏介导的内吞途径内吞,其中受体复合物在富含胆固醇的细胞膜区域聚集并被内吞。

3.内吞调节:SR-B1内吞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高密度脂蛋白亲和力、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和信号转导途径。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胆固醇转运

1.选择性摄取:SR-B1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颗粒摄取导致肝脏和类固醇生成细胞对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

2.胆固醇酯化:被摄取的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胆固醇酯被肝脏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酯化,导致胆固醇在肝脏中的储存和排泄。

3.胆汁酸合成: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胆固醇转运促进肝脏中胆汁酸的合成,这进一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信号转导

1.Src激酶:SR-B1与胞内Src激酶相互作用,导致下游信号转导级联反应的激活,包括PI3K/Akt和MAPK途径。

2.抗炎反应:SR-B1激活的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维持脂质代谢的稳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

3.细胞增殖:SR-B1信号转导还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这与高密度脂蛋白介导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化的作用有关。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1)结构与功能

简介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1)是一种膜联蛋白,负责调节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类脂蛋白颗粒的转运和代谢。SR-B1主要位于肝脏、卵巢、肾上腺和巨噬细胞中。

结构

SR-B1由7个跨膜结构域、一个短胞质N端和一个较长的C端胞质尾组成。跨膜结构域形成一个疏水通道,允许疏水性类脂运载体穿过细胞膜。

功能

SR-B1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HDL转运:SR-B1将HDL从血浆转运到肝脏,在那里HDL被清除并回收。

*类脂转运:SR-B1促进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其他亲脂分子的转运。

*抑制泡状细胞形成:SR-B1通过促进胆固醇酯的流出,抑制巨噬细胞中的泡状细胞形成。

*免疫调节:SR-B1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包括抗原提呈和T细胞激活。

与HDL的相互作用

SR-B1与HDL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以下结构域介导的:

*载脂蛋白A-I(ApoA-I):ApoA-I是HDL的主要蛋白质成分,负责与SR-B1的结合。

*SR-B1的胞外结构域:胞外结构域包含与ApoA-I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ETP促进HDL与SR-B1的相互作用,并调节胆固醇酯的转运。

调控机制

SR-B1的表达和活性受多种分子机制调控,包括:

*转录因子:肝脏核因子-4α(HNF-4α)是SR-B1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

*激素: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可上调SR-B1表达。

*胆固醇:胆固醇浓度升高可抑制SR-B1表达。

*氧化应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