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冰川地貌(1).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冰川地貌

(glacialgeomorphology)冰川和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冰川地貌的组合和发育冰川和冰川作用**在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严寒,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常年积雪,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时,地表积雪逐年增厚,经一系列物理过程,积雪就逐渐变成微兰色的透明的冰川冰。冰川冰是多晶固体,具有塑性,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Glaciers)。四川贡嘎山主峰海螺沟冰川瀑布-刘耕年摄现在:11%(10%)左右;体积约为2600万km3。占全球淡水的69%。全部融化可使洋面上升60多米。冰期时: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3(32%)。海面降低120余米古冰川作用的地区和现代冰川发育地区,地表都经受冰川强烈的塑造,形成一系列冰川地貌。此外,冰川进退或积消引起海面升降和地壳均衡运动,还使海陆轮廓发生较大的变化。资源气候变化A.末次冰期冰川分布B.北美洲和南美洲末次冰期雪线高度雪线(firnline;firnlimit)在中低纬度山区,积雪的面积和高度随季节变化,冬季积雪区扩大,积雪高度下降;夏季积雪区缩小,积雪高度上升。在气候年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这一高度的界线称雪线。在雪线以上为多年积雪区,以下为季节积雪区域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即雪的积累量和消融量处于平衡状态。Budgetyear---平衡年Ablationzone—融化区Accumulationzone--积累带,堆积带Glacierfloor—冰川底床影响雪线的因素:(1)温度(2)降水(3)地形地球上的雪线分布高度(根据卡列斯尼克)460039005800-5900北坡500042004400-4600南坡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冰川形成过程(formationofglaciaers)雪花为放射状的六棱角形,新雪的密度是0.01~0.1g/cm3,最低达到0.004g/cm3,最高为0.39g/cm3,孔隙度为67%以上。积雪(snow)变成冰川是先由新雪变成粒雪(firnorneve),再由粒雪变成冰川冰(glacialice),最后形成冰川(glaciers)。当气温低于积雪和土体温度时,雪层中的水汽就向上层扩散,使上层水汽增多,达到饱和状态时便凝华,形成晶体并不断增大(冰雪表面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成正比)。当气温和积雪温度相差不大,曲率半径大的雪花晶粒表面的水汽将因饱和而凝结,曲率半径小的晶粒将因未饱和而升华。(冰雪表面的饱和蒸汽压与表面曲率半径成反比)。上述过程产生物质的定向转移,大晶粒增大而圆化,小晶粒缩小乃至消失,晶体发生迁移和重结晶作用使晶体变圆,称为粒雪化。如果有液体水薄膜存在,薄膜水也可按同样方式发生迁移。美丽的雪花晶粒不断扩大而成粒雪,粒雪的密度比新雪大得多,一般是0.4~0.7g/cm3,在粒雪的自重作用下粒雪不断压实或融水渗浸再结晶,使晶雪密度不断增大,当达到0.84g/cm3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气候对冰川冰形成的影响:低温干燥温暖湿润(firn/iceboundary(0.8g/cm3):ByrdStation,Antarctica,65m=200yearsElsewhere,Antarctica,160m=3500yearsGreenlandIceSheet,70mAlaskan,13m具有塑性状态的冰川冰形成后,受到很大的压力便缓慢变形和流动,并越过雪线流到消融区,成为冰川。冰川的类型(typesofglaciers)按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两种。强冰川的尾部延伸入森林带快,一般100m/a,最快500m/a冰川的温度接近压力融点以暖渗浸再结晶成冰2000-3000海洋性气候地区海洋型冰川(又称暖冰川,WarmGlaciers)弱冰川作用程度不会越过森林上限冰川尾部慢,30-50m/a冰川运动速度主体的温度经常保持在-5—-10OC冰体温度冷渗透再结晶成冰成冰方式1000粒雪线年降水量(mm)大陆气候地区分布地区大陆型冰川(又称冷冰川,ClodGlaciers)现在,冰川学家发现,暖冰川和冷冰川可存在于在同一冰川或冰盖中。例如南极冰盖属冷冰川,可在许多地方的冰川底部为暖冰川状态。其实,划分暖床冰川(warmbasedglaciers)和冷床冰川(cold-bas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