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SERTTHETITLEOFYOUR

PRESENTATIONHERE

炫彩花卉唯美

通用模板

2018.01.01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三教并存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妙在何处?

颜真卿

《多宝塔感应碑》

怀素《自叙帖》

柳公权

《玄秘塔碑》

颜真卿《祭姪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自觉阶段

自发阶段

实用

兼具审美与实用

探究:魏晋到隋唐书法演变的趋势

字形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说出下列书法特点

请同学们分析木兰辞反映的时代特征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唐诗有何特点?

探究与拓展:

唐朝社会变迁对唐朝诗歌风格的影响

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帝国的日渐衰弱。

启示: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该时期的思想文化

探究与拓展:

1、山西大同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的不同点?

2、为何有这样的不同?

云冈石窟的佛像形状,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颐丰、肩宽,有雄健的气概。

龙门石窟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原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冈的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可亲。

艺术风格的不同说明了: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莫高窟·北凉-272窟-早期飞天图

祖冲之

郦道元

贾思勰

挑选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假如为三国到隋唐五代设立了“科技突出成就奖”,你会颁发给那个人物或你认为哪项发明最值得获此殊荣?

探究与拓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有什么特征?

隋唐文化有什么特征?

隋唐小组探究问题:

材料一:开国以来一百年不断太平已造成一个富裕的、繁荣的、奢侈的、闲

暇的中国,到(唐)明皇时代……遂自然产生出优美的艺术与文学。

—《胡适白话文学史》

材料二:进士科考时务策、贴经、杂文。天宝以下杂文专试诗赋,进士科实

际已成为文学之科。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唐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使者、商人、艺人等络绎不绝。

—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科举制的推动。

思文:三教并行,思想多元。

民族、对外关系:政策开放,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碰撞交流融合

三教并立,三教合一,以儒为尊

服务于社会需要,文化是时代的反映

展望未来: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