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健康的关系.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之答禄夫天创作

虽然说生老病死是客观自然规律,但是关于它们的恐惧却始终陪伴左右。诚然生命最可贵,可我们更应该从微小的生活细节做起。

首先从疾病说起,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更,表示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更,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示出可觉察的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

再者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也无法系统地讲出真正的健康。所以从网上摘抄了些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

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这三条说明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这就是医学心理学对健康的理解。联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定”。这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是相似的。

再者疾病与健康的桥梁就是生活,亦就是现在流传的生活方

式病。其实可以理解为亚健康状态。生活方式病是发达国家在对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就是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包含疾病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以部分恶性肿瘤。这些疾病都是现代医学还难以治愈,并严重的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生活方式病”很可怕,因为它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开私家车上下班、坐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度过夜晚时光……这曾是许多人追求的幸福生活,而

今我们享受到了,“生活方式病”却已经开始缠身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疾病,成为“头号杀手”。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 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 60%与生活方式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的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现在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专家已经向北京人发出了警告:1/3北京人都患有生活方式疾病,它正在以快速蔓延的方式侵袭着每一个

人……职业病也属于生活方式病的范围。现代白领阶层普遍患有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疾病,这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需要的身体活动有关。其实,对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疾病自己,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

缺乏,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脑子里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这才是今后生活方式病对人类真正的威胁所在。最后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

转化的统一体。从疾病最严重状态到健康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更而非绝对静止状态,并呈现分歧条理的适应水平。如果个体与环境坚持正常的适应,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