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一、个性的内涵

(一)定义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二)个性的结构

;狭义的个性包括以下两大方面内容: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2.个性的整体性

;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三、个性的开始形成;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个人的独特性。每个儿童在各个不同场合、情境,对不同的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独有的方式去反应,表现出自己所特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幼儿期,儿童个性只能是形成的开始,或是个性初具雏形。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左右),个性才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第二节幼儿个性形成的理论;12;13;14;弗洛伊德在成人回忆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由于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学派多用人格一词,因此,在介绍这一理论时一般用人格来指个性发展的心理性欲理论。他特别强调儿童早期(5岁前)父母对儿童性欲和攻击行为的管理方式是13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由于弗洛伊德特别重视性动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他的理论又被称为心理动力学。

;(一)心理动力学中的人格结构;意识层次结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至善原???。;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力量,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所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能经常使它们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和谐,人格就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之间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如一味地放纵本我,或超我过分严厉和完美,就容易产生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自我是人格的心理成分,代表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出现在幼儿早期,用来调和本我中的欲望以达到在现实中实现。在自我的帮助下,稍大一点的婴儿在看到母亲撩起衣服准备喂奶或拿起奶瓶时,就会不再哭闹,再大一点的孩子就会想办法搞点吃的,而不是哭闹。自我担负着在本我与超我之间进行调和的任务,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成分,是社会价值观的代表,常常与本我的欲望相背。超我在3岁时开始出现,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将父母的要求内化后形成的。一旦超我形成后,自我就负担起更加复杂的任务,即要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寻求平衡。如,当儿童想要抢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本我的欲望),超我会警告他,那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自我就必须在本我的欲望与超我的要求之间寻求一种可能同时满足两者的方案。如在上例中,采用相互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许是可行的。总之,超我是社会规则的代表,遵循至善原则。弗洛伊德认为,在童年期间形成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

;(二)个性发展的阶段;它们在儿童心理陛欲的发展中相继成为兴奋中心,弗洛伊德将这一部位称为性感带(erogenouszone),于是随着性感带的转移产生了相应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观察到,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中,某个身体部位对于儿童生活的意义非常大。这个部位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据这一思路,弗洛伊德将个性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选择身体部位来命名这些阶段。

;在每一阶段中,父母对儿童的基本需要满足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都可能引起力必多的固着或倒退。太多的满足会使儿童留恋某一阶段,而不情愿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太少的满足可能导致儿童继续寻求受挫欲望的释放。只有父母在二者之间求得平衡,才能使儿童成长为一个适应良好,有着成熟的性行为,具有建立家庭和抚养后代能力的成人。;1.口腔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7岁)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一)埃里克森(Erikson,E.)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3.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所标明的冲突是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性成熟的表现。但是冲突的形成是渐进的,每个阶段的主要冲突都在前面的阶段发生,在关键时间到来之前已经以某种形式存在,在特定阶段变为主要冲突,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