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教案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doc

【大单元整体教学】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教案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民俗文化探析——以“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正文《“我们当地的风俗”探析》“我们当地的风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次探讨将以“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主题,详细解析这一传统习俗的特点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的应用首先,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习俗《我们当地的风俗》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它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社会价值观其次,“我们当地的风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成为

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3、了解风俗的演变,关注有争议的风俗,并学会理解、辨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4、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鼓励学生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风俗的变迁和改革,学会对传统风俗加以正确判断。

难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鼓励学生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评价任务

课后评价

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星等

我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完全可以:得3星;

大概率可以:得2星;

小概率可以:得1星。

()?

我可以了解风俗的变迁和改革

完全可以:得3星;

大概率可以:得2星;

小概率可以:得1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

话语激趣

讲授新课

环节一:认识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观看下列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知识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环节二:奇妙的节日风俗

视频:端午节习俗

说说你们那里是怎样庆祝端午节的呢?

生1:我来自甘肃,每到端午节这天,我们那里大部分地方家家户户的门头都会插上艾草,意为驱虫避害,以求岁岁平安。

生2:我家在山东省长岛县,在端午节当天的日出之前,人们要用手掠取草木上的露水洗脸、洗眼,俗称“拉露水”

……

知识窗:除了像端午这样的共同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视频:那达慕大会

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你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

五大连池市“饮水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歌节

拉萨市“藏历新年”

福州市“孝顺节”

知识窗: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同学们,一起来说说你们当地的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

生1:每年除夕,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寓意“福”“禄”“寿”“喜”,贴在门窗上,作为一种装饰,增添节日气氛。

生2: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除了观灯展、猜灯谜,家家户户还要吃汤圆,意在祝愿一家团圆和睦。

环节三:风俗的演变

元宵节习俗: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祭门祭户……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家家户户团圆欢聚的日子,现代人因为工作、生活、学习却已经很少能够享受这个节日最纯粹的意义了。

知识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小调查:请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消失的节日风俗

(1)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是汉族的传统习俗,过去人们会在杀完年猪后邀请村里的亲戚朋友来吃杀猪菜,但现在农村常住居民越来越少,养猪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2)正月四扔穷日。这是大年初四的一个习俗,人们会将家里破旧的东西扔掉,以象征辞旧迎新。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家里垃圾变少,这个习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

(3)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属于中国的情人节。这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在这一天,大家有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传统。

以前也有很多情侣都会选择在七夕节表白。而现在不过是一个互相发红包,送礼物的节日,大多数的情侣还是觉得情人节更加浪漫。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逐渐消失。

小小辩论会

观点1: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声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2: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安。

师:为了解决传统鞭炮的缺点,而又能为人们的佳节助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子爆竹的特点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小结。(PPT出示电子鞭炮的图片与特点)

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到位,寻找可行性替代品是放鞭炮这一传统风俗变得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发展的方式。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风俗文化也是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