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docx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知识结构如图: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不仅是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顺延,而且为之后进一步研究数列求和提供思想方法,更为今后研究级数、学习数列极限提供知识储备.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等比数列的又一重要性质,是进一步认识等比数列的函数特性的又一重要角度,是感受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整体性的又一重要载体.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相关性质的直接应用,是理解前n项和公式与通项公式关联性的重要载体.寻找合适的算理、算法是研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线索,通过派生出新的表达式,结合运算将不定项求和转换为有限项的求和是算理、算法的逻辑起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方法的基础,是学生领悟从特殊到一般、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合适素材.

本节课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2.教材处理:“错位相减法”作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的重要方法,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方法.教材中通过“国王赏麦”的故事抽象出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前64项和问题,从而引出研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必要性,直接给出一般形式的错位相减法,得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通过查阅文献,追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历史脉络,特殊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年,但具体的计算过程未知.公元前1650年《莱茵德纸草书》记录了首项为7,公比为7的提公因式求和方法,9世纪印度数学家马哈维拉在《计算方法纲要》中给出了一般性推导.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德利用比例的性质,得到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本节课的重难点:错位相减,直到18世纪才在欧拉的《代数学基础》中登场.差不多同期,法国数学家拉克洛瓦采用掐头去尾的方式,也给出了一般形式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历史相似性理论提出“个体数学理解的发展遵循数学思想的历史发展顺序”,“错位相减法”的迟迟登场,也侧面说明学生较难自主构建该方法.因此教学中,我预设学生可能利用其他三种方法给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此外,欧拉在给出错位相减法时,也以公比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为例,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这也与等比数列求和的历史脉络吻合,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

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等比数列求和素材,注重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引导学生先利用特殊的数列归纳找出一些规律,再猜想满足规律的公式,最后证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二、教学目标设置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能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图形间的联系,给出特殊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2.通过对图解证明的推广,归纳共性,大胆猜想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

4.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先猜想后证明的探究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

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证明.

突破:(1)本节课以发生教学法为指导,通过向学生提供恰当的生活情景,为学生营造了发现公式、归纳猜想的思维可视化工具.(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可能,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师生、生生深度讨论提供可能;(3)通过问题串,数形结合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引导学生“乘以公比,再相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证明公式,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三、学生学情分析

1.从学生已有的思维特点来看,其认知基础是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数列求和的一般观念,以及学生对特殊数列求和的研究经验.分析等比数列的变化规律,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派生出新公式,从而起到简化的目的,并最终顺利得出公式,以上认知基础都能起到思路引领的作用.

2.从学生积累的活动经验来看,学生很容易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但很快会发现此路不通,这是由等差数列的等距性与等比数列的自相似性有着本质区别决定的.等差数列有着学生熟知的小高斯求和故事与“倒序”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乘以公比”的实际情景,也就缺乏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此外,推导过程中公比是否为1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共同经历“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过程,突出教师的“启”和学生的“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经历知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