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品德修养。

2教学设想

1.能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当堂成诵,理解不必求深。

2.介绍孔子和《论语》十分必要,也可用讲故事的形式,而将知识性的内容渗进其中。

3重点难点

1.掌握字、词、句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论语十则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原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

???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解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论语》十则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