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规范》编制说明.pdf

《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规范编制说明》已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立项并联合中建六局苏州建筑公司共同编写,旨在指导国内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的信息模型的应用该规范旨在规范建筑设计中的超低能耗建筑,提供科学合理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并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这一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建筑设计,推动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工程的发展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

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

的能力。为响应市场需求,需要制定完善的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

息模型应用规范团体标准,对产品进行管理,满足市场质量提升需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

规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决定立项并联合中建六局(苏州)建筑工

程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

用规范》团体标准。于2024年3月18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

化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应

用规范团体标准立项通知》(【2024】中科促标字第0191号),项目

计划编号CI2024086,正式立项。

(二)编制背景及目的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

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较大

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较少的能源

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GB/

T51350-2019《近零能耗技术标准》的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建筑能耗

水平应较国家标准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

标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夏

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降低50%以上。

与绿色建筑不用的是,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

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

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是一种不用或者尽量少

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而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

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

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

色建筑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

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2021年6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

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明确表示:提升建筑屋顶光伏比例,

推广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应用。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腾

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利用,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试行)》

中明确,要想获得资金支持,项目改造后综合节能率达到15%及以上。

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项目,应有不少于全部屋面水平投影40%

的面积安装太阳能光伏,供暖采用地源、再生水或空气源热泵等方式。

对建筑本体、照明、空调和供热系统实施节能低碳改造,使用光伏、

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打造超低能耗建筑。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迅猛,政府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十

三五”期间,20个省市累计出台100项激励政策,累计直接补贴15

亿元,在建及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项目超过1000万平方米。

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如:广州珠江城大厦、武汉市中南科研设计中心、

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珠海华润银行总部大厦、深圳中海新总部大

厦、上海临港中心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酒店项目、珠海规划科创中心、

威海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7#楼、上海吴淞中心医院妇幼大楼、中国

能建大厦二期项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使用的建筑中就有三个超

低能耗建筑,分别是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综合医疗诊所、延庆冬奥

村/冬残奥村D6组团和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三个超低能耗示范建设

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

提出,到2025年,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5000万平

方米以上。北京、天津、河北、上海、陕西、湖南、海南、广东等省

市也将近零能耗建筑纳入“十四五”规划,累计建设规模1亿平方米。

同时,随着国家碳达峰“1+N”政策陆续出台,建筑领域碳达峰

行动全面启动,202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联合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从建设绿色低碳

城市、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实施等4

个方面提出了19项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

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超低

能耗建筑作为低碳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未来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