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ACCEMXXXX—XXXX
1
锂离子电池用电子级碳酸甲乙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用电子级碳酸甲乙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用电子级碳酸甲乙酯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5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4472—2011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6324.8有机化工产品试验方法第8部分:液体产品水分测定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33107—2016工业用碳酸二甲酯
HG/T5157—2017工业用碳酸二乙酯
HG/T5158—2017工业用碳酸甲乙酯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外观
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且无可见杂质。
4.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T/ACCEMXXXX-XXXX
2
表1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碳酸甲乙酯/(w/%)
≥99.99
甲醇/(w/%)
0.001
乙醇/(w/%)
0.001
碳酸二甲酯/(w/%)
0.01
碳酸二乙酯/(w/%)
0.01
水分/(w/%)
0.003
相对密度
1.015±0.005
色度(铂-钴)/号
≤5
钠/(μg/mL)
1.0
钾/(μg/mL)
1.0
铜/(μg/mL)
1.0
铁/(μg/mL)
1.0
铅/(μg/mL)
1.0
锌/(μg/mL)
1.0
铬/(μg/mL)
1.0
镉/(μg/mL)
1.0
镍/(μg/mL)
1.0
4.3净含量
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警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必要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5.2一般规定
5.2.1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2.2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
在自然光下,取适量样品于洁净透明的烧杯中目视检验。
5.4理化指标
5.4.1碳酸甲乙酯、甲醇、乙醇
按HG/T5158-2017中4.2的规定进行。
5.4.2碳酸二甲酯
按GB/T33107-2016中4.3的规定进行。
5.4.3碳酸二乙酯
按HG/T5157—2017中4.2的规定进行。
3
T/ACCEMXXXX—XXXX
5.4.4水分
按GB/T6324.8的规定进行。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的20%。
5.4.5相对密度
按GB/T4472—2011中4.3.1密度瓶法或4.3.3密度计法的规定进行。以密度瓶法为仲裁法。
5.4.6色度
按GB/T605的规定进行。
5.4.7钠、钾、铜、铁、铅、锌、铬、镉、镍按HG/T5158-2017中4.4的规定进行。
5.5净含量
按JJF1070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组批
在原材料、工艺不变的条件下,以连续生产的实际批为一个组批。每批产品不超过100t。
6.3采样
按GB/T6678及GB/T6680的规定进行。采样总量应满足检验的需要。
6.4出厂检验
6.4.1产品出厂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4.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中外观、碳酸甲乙酯、甲醇、乙醇、水分、相对密度、色度和净含量。
6.5型式检验
6.5.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