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核心素养探究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梳理角度: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词语表达的意义上来说,它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两种。只表达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如“谧”只指安宁;表达多种意义的词是多义词,如“道”就有道路、道理、思想、引导等多个意思。一个多义词不管有多
少个意思,它总有一个基本意义,叫“本义”,其他意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叫“引申义”。
课文范例:《师说》中的“师”就是个多义词,其本义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后由此引申出军队、众人、老师、学习等引申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是“老师”的意思,在“吾师道也”中是“学习”的意思。
梳理角度: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1.代入法。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将这个多义词的每个意义代入这个词语中,然后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哪个意义适合这个句子。
课文范例:《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它有停止、表示过去、后来等多个意思,我们将这些意思一一代入到“已”中,会发现只有“停止”这个意思适合这个句子,故“学不可以已”中的“已”解释为“停止”。
2.根据词语构成推断词义。汉语的构词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构成复词的两个词之间有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关系,如谤讥、斧斤、爱憎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合理推断。
课文范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讯”的含义,我们知道了“问讯”是同义复词,便可根据“问”推断出“讯”的含义是“问”“询问”。
3.利用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
课文范例:《师说》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从结构上讲近似于对偶,其上下句子为相反意思,若要知道“下”的意思,便可由上句“出”(超出)推断出“下”的意思是“低于”。
4.语法求解。所谓语法求解,即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或判断其词性的方法进行推断。
课文范例:《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的用法。分析这个句子的句子成分,“而”这个连词是连接修饰语“尝”“终日”和中心语“思”的,故“而”在此句中是表修饰的连词。
【典例研读】(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6分)(1)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
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
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取材于《荀子》)﹒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阅读示范】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词语的含义方法:将单音节的词变为双音节的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的“行”的含义,我们可将其组成“行走”“运行”“品行”“行为”等双音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1)代入法。句子“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中,把关于“行”的这些双音词分别代入句子中。显然,将“行为”代到句子中不通,“品行”可以,如此可选出答案。
(2)语法推断。句子“此之谓也”中“之”的用法,句子“此之谓也”中“此”是代词,代这个道理;“谓”为“说”,句子可翻译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本句正常语序为“谓此”,“此”是“谓”的宾语,“此之谓也”是宾语前置,而“之”便可推断为助词中的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了。
【真题演练】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不胜月时:季节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bpmf》PPT电子课件说课复习教学.ppt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说课教学课件说课.pptx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自然选择的证明》PPT课件.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学说课课件.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PPT优秀课件.pptx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PPT课件(第二课时).ppt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说课教学课件说课.pptx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我不能失信》PPT优质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宿建德江》古诗词三首说课课件教学.ppt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教学课件研讨说课.pptx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猜猜他是谁》课件教学说课.pptx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说课教学课件(四年级上册).pptx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PPT课件研讨教学说课.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PPT课件说课研讨教学.ppt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课件说课.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浣溪沙》古诗词诵读PPT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棉鞋里的阳光》PPT说课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课件PPT研讨.pptx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巨人通力3001007电气原理图纸.清晰.pdf
- 省级优秀课件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跳绳---花样跳绳》.ppt VIP
- 某大楼装修工程应急救援预防方案.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控制工程基础(原书第2版)佐藤和也习题答案-中文版.pdf VIP
- 2013昌河北斗星X5电路图.pdf VIP
- (公示版)巨正源(揭阳)新材料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水处理说明书.pdf VIP
- 【教案】赏延素心——中国书画的样式、内容与情感表达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docx VIP
- 22G101与16G101钢筋平法图集对比变化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