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知识点
除夕
农历最后一天,全家团聚吃“年饭”“守岁”。
◆传统习俗:人们会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守
岁”,零点之时燃放烟花爆竹等。
◆文化内涵:以新桃换旧符寄寓对新一年的期盼,蕴涵着辞旧迎新、阖家团
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
号。
春节
正月初一,一年开始,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古人又称元日、元旦、
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年后。
◆传统习俗:舞龙舞狮、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拜年贺喜。
◆文化内涵: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
登、人畜兴旺,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
诗词链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甲午元旦》
春节对联
上联:金猴留恋丰收年
下联:彩凤欢啼盛世春
1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
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上联:万象喜回春守信
下联:一元欣复始司晨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传统习俗:吃元宵(南方吃汤圆)、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猜灯谜、
放天灯等。
◆文化内涵:张灯为戏,普天同乐、庆祝一家团圆、祭神。
诗词链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元宵对联
上联:一曲笙歌春似海
下联:万家灯火夜如年
上联:且看银灯欢五夜
下联:共把金盏庆千年
上联:一帘春色门垂柳
2
下联:万斛珠光地涌莲
上联:万里河山铺锦绣
下联:满城笙管乐太平
上联: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下联: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元宵灯谜
①谜题: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②谜题: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③谜题: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一字)
谜底:昙
④谜题:来信未拆
(打一成语)
谜底:原封不动
⑤谜题:此方程无解
(打一成语)
谜底:求之不得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这一节气的那
天。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唐朝时,
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
日,故清明又称寒食节。
◆传统习俗:
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文化内涵:
3
以扫墓的形式祭奠祖先、怀念故人。
◆诗词链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谜语链接
谜题:不贪不昏廉政为官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清明
谜题:初见满月知放晴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清明
谜题:知了知了
(打一节日)
谜底:清明节
◆谚语链接
①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②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③清明暖,寒露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