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Ⅱ卷)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新高考Ⅱ卷)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

(新高考Ⅱ卷)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

(新高考Ⅱ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仇雠敌战之国也。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韶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闻之A贾B人C旱D则资舟E水F则资车G以待H乏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不养而择也”与“得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养”字含义相同。

B.“吊有忧”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两句中的“吊”字含义相同。

C.“然后卑事夫差”与“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D.“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文种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勾践不仅不怒,反而与他一起商量治国之事,并派他去跟吴国议和。

B.伍子胥分析了吴越形势,力劝夫差抓住有利时机,灭掉越国,但夫差却采纳了太宰伯嚭的建议与越国订立盟约而后撤兵了。

C.勾践当着越人的面诚恳地反省自己不自量力,与吴国结了仇,使百姓暴露在中原大国的威胁之下,并请求改变治国政策。

D.越国父老兄弟同仇敌忾,反复请战,勾践先推辞,后应允,于是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而且屡战屡胜,最终灭掉吴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4.勾践反思自己的失败教训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新高考Ⅱ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周保温冲刺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毁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二》,有删改)

材料二:

燕太子丹欲报秦仇。秦亦日出兵山东,祸且及燕。丹患之,问其太傅鞠武。其意固不独自快其私仇,亦以存燕也。武告以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自是合从旧局。而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持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武已默会其意,在得一士入秦,以行其劫与刺矣,故进田光。光转进荆轲。其血脉针线,固皆归劫与刺之一路矣。光谓太子曰:“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语荆卿曰:“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看光此语,其少年为一刺客无疑,而太子之所求于光者可知矣。光自知力不能为,而进荆卿自代,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