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合肥十一中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图案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2、跟水反应有电子转移,但电子转移不发生在水分子上的是

A.CaO B.Na C.CaC2 D.Na2O2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O2和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B.大气中的SO2和CO2溶于水形成酸雨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

4、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X气体。下列实验现象不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X

实验现象

解释不结论

A

Cl2

出现白色沉淀

Cl2将SO2氧化为H2SO4,白色沉淀为BaSO4

B

CO2

出现白色沉淀

CO2与BaCl2溶液反应,白色沉淀为BaCO3

C

NH3

出现白色沉淀

SO2与氨水反应生成SO32-,白色沉淀为BaSO3

D

H2S

出现淡黄色沉淀

H2S与SO2反应生成单质硫,淡黄色沉淀为硫单质

A.A B.B C.C D.D

5、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所得混合物加入苯中

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MgCO3→HCl(aq)MgCl

B.NaCl(aq)→CO2NaHCO3(s)→ΔNa2

C.SiO2→C(高温)

D.AgNO3→NH3?H2O[Ag(NH3)2

7、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8、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H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FeCl3催化H2O2的分解

B

将酸性KMnO4溶液滴入丙烯醛中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A.A B.B C.C D.D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

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C

SO2通入KMnO

SO2

D

向NaC1、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

K

A.A B.B C.C D.D

10、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Y同主族,X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为气态 B.X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1、室温下,向20m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H2A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分数δ(X)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溶液中A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A2-时,溶液可能为弱酸性、中性或碱性

B.当加入NaOH溶液至20mL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c123456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做好每一个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