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课内).docx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课内).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课内)

一、诗歌鉴赏

(2024七下·安顺月考)阅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诗歌一反晚春迟暮之感,借花草的灿烂,展现暮春的风采。

C.这首诗以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D.诗人极力嘲讽“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

2.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字的妙处。

3.(2024七下·揭西月考)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和诗歌内容,分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作用。

知识卡片古时柳树又称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古人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久而久之,折柳成为一种风俗。同时,“折柳”又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2024七下·昆明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24七下·东川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

(2024七下·石林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9.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七下·昆明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采用排比手法写木兰每到一处地方买一样出征用的东西。

B.两个“旦辞”后各四句,写出了木兰日行夜宿,离家越近思乡越切。

C.从行程上看,木兰只用两天时间就走到了军事最前线的战场,足见木兰战备精良,行军神速。

D.“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11.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13.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14.这首诗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2024七下·南宁月考)代诗歌阅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5.下面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由近而远地排列本是及其常见的普通景物,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乡居景象,与沦落异乡游子的处境形成反差。

B.“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长途奔波而清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C.全篇仅五句,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描写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D.“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意为“思绪”。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其中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天净沙·秋思》的内容,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

(2024七下·湖北开学考)阅读甲乙两首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