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1.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______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部位:蒸腾作用主要通过______进行,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满分提醒】大多数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这样既能保证气体交换,又能避免水分过度散失。
(3)意义:促进根对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植物因气温过高被灼伤;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能增加降水量,提高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
(4)应用:移栽植物时去掉一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阴等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2021.23(1)];2.探究: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苏科版:八上P75)
【实验步骤】选取两枝粗细相近的枝条,一枝将叶片去掉,一枝保留叶片,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内,尽量接近瓶底。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两个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液面上加适量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发,然后在瓶壁做上标记。放在阳光下约3h。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____装置锥形瓶内水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______装置塑料袋内出现小水珠,锥形瓶内水的液面高度________。
【实验结论】塑料袋内的小水珠主要是由植物的_________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3.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苏科版:八上P76)
【实验步骤】
(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取蚕豆叶片,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断处轻轻撕拉,折断处有白色薄膜(即下表皮);用镊子夹取一小片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实验结果】视野中可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以及由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4.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_______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水以____的形式落到地面。落到地面的水,一??分流入海洋湖泊,一部分渗入地下被植物吸收,经____作用再返回大气。;例1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B.移栽时去掉一部分枝叶
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例2(2021晋中)取同一植物相似的两个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观察到只有甲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布满水珠。这一实验说明()
A.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B.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C.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D.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1.碳—氧平衡:在自然界中,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不断地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种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平衡,简称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氧气。
(2)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细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进入大气。
(3)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3.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措施: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爱护植被、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2021.21(4)]
4.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详见实验10
5.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详见实验11;例3(2021怀化)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字母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标号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3)各地禁止向河流排放有毒物质。有毒物质进入河流,会沿着______
__________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自身。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就是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等方法来中和抵消。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碳中和”做哪些事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河北省中考生物知识梳理课件(共43张PPT)——专题三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pptx
- 2024年河北省中考生物知识梳理课件(共56张PPT)——专题四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pptx
- 202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教材知识梳理课件——第四讲 物态变化 习题课件(共46张PPT).pptx
- 2024年河北省中考物理教材知识梳理课件——第五讲 分子热运动 内能 习题课件(共40张PPT).pptx
- 2024年河南省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九章 极地地区(20张PPT).pptx
-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二模数学(讲评课件).pptx
-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中考一模数学习题讲评课件(共28张PPT).pptx
- 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中考一模地理(讲评课件38张).pptx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第12讲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习题课件 (共26张PPT).pptx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第17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习题课件(共61张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