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肠道结构及肠梗阻病因、高危因素、生理改变、肠梗阻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要点、辅助检查和知识要点.docVIP

临床肠道结构及肠梗阻病因、高危因素、生理改变、肠梗阻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要点、辅助检查和知识要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肠道结构及肠梗阻病因、高危因素、生理改变、肠梗阻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要点、辅助检查和知识要点

肠梗阻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指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可以是小肠或大肠机械性或功能性梗阻。肠梗阻常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和腹胀等急性病变。

肠道解剖

1、小肠解剖结构

小肠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正常成人小肠全长约5.5m,。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十二指肠起自胃幽门,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长20—25cm,紧贴腹后壁。外形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肠和空肠交界处位于横结肠系膜根部,被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所固定。

空肠上端接十二指肠,回肠下端连于盲肠,二者被肠系膜包被,故又称系膜小肠,空肠和回肠盘曲于横结肠系膜下区的腹腔内,呈游离的肠袢,仅通过小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盘曲于腹腔中、下部,没有明显分界。

2、小肠的运动形式

主要有分节运动、蠕动和移行性复合运动。

分节运动是小肠的一种特有的运动形式,是环形肌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为主的运动。蠕动是以纵行肌运动为主的活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糜向前推进。

3、小肠的的主要作用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分解;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促进消化产物的吸收;

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回流。

4、大肠解剖

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五部分,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大肠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储存和排泄粪便。

盲肠:盲肠是大肠的始端,通常位于右髂窝内,呈囊袋状,是大肠中最短的一部分,有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

阑尾:阑尾是细长的盲管,位于回肠和盲肠之间,远端处于闭锁状态。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帮助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

结肠:结肠在右髂窝,接于盲肠,包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能够吸收水、钠、电解质等物质、分泌黏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贮存和排泄粪便;

直肠:直肠是肠管的末端,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门,可以帮助机体彻底清除残存在肛门管里的废物;

肛管:肛管是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非排便时,肛管处肛门括约肌收缩,防止粪便及内容物溢出,排便时肛门括约肌舒张,从而帮助粪便排出。

肛管部位易发生痔疮,平时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期排便,排便时不要看手机、看书,避免排便时间延长。

病因及高危因素

在以下情况可能引起肠梗阻:?肚子里面的疤痕和疝气会使你的肠子变窄,气体和粪便都无法通过。?生长在你肠子上的肿物如息肉或肿瘤,会导致肠子堵塞。?你的一部分肠道可能会扭曲,阻止肠内容物的正常流动。?你的一部分肠道可以像望远镜一样滑入另一部分(肠套叠),导致肠管狭窄。?肠管的供血血管受伤或堵塞,会导致肠子死亡。

2、如果你患有下列疾病,就属于肠梗阻的高危人群:?有疝和肠扭转,引起肠外源性压迫导致的梗阻。?源于肠壁本身病变,如肿瘤、狭窄和壁内血肿,或引起肠腔内梗阻的病变,胆石和异物等。?有肠道炎症:如克罗恩病、憩室病等。?腹部有手术疤痕:既往做过腹部或盆腔手术,尤其是有疤痕体质的人,是机械性小肠梗阻最常见的患病人群。如:接受过阑尾切除术、妇科手术、既往粘连松解术、腹部创伤探查术,尤其是脾脏切除术后的病人,还有既往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腹部

肠梗阻病生理改变

肠梗阻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有肠膨胀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三大方面。

(一)肠腔膨胀、积气积液:肠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积聚了大量的气体和体液,这时肠内压增高,使肠管扩张,腹部膨胀。

(二)体液丧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酸碱失衡。

(三)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的肠液因在肠腔停滞过久,发酵,加上肠腔内细菌数量显著增多,生成许多毒性产物。肠管极度膨胀,尤其肠管绞窄时,肠管失去活力,毒素和细菌可通过肠壁到腹腔内,引起腹膜炎,又可通过腹膜吸收,进入血液,产生严重的毒血症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程度随着梗阻的性质、部位而有所差异,如单纯性肠梗阻,以体液丧失和肠膨胀为主;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晚期,以肠坏死、感染和中毒为主,但严重的肠梗阻都因严重的缺水、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细菌感染、毒血症等,可引起严重休克。当肠坏死、穿孔,发生腹膜炎时,全身中毒尤为严重。最后可因急性肾功能及循环、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肠梗阻分类

1、按照病因分类

1.1机械性肠梗阻:是机械性因素引起肠腔狭小或不通,导致肠内

文档评论(0)

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