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docx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三模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河南省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图片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华夏音韵,亘古绵长 B.古代雕刻,技艺精湛

C.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D.中外文明,交流频繁

2.史料按照价值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指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可直接作为历史史料;后者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下列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A.《楚汉相争》连环画 B.“汉并天下”瓦当

C.《大汉帝国》纪录片 D.《大秦赋》电视剧

3.《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说明贾思勰()

A.强调自然规律 B.主张爱惜民力

C.重视农业生产 D.倡导勤于实践

4.北魏曾在洛阳设立四夷馆以供四方民族人士居住。据史书记载,四夷馆设立后,“附化之民万有余家……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由此可知,四夷馆的设立()

A.巩固了统一政权 B.增强了北魏实力

C.推动了中外交通 D.促进了民族交往

5.公元7~9世纪,一条被称颂千年的天路——唐蕃古道,连接了唐都长安与吐蕃都城逻些。唐蕃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等活动,在文化风俗上彼此影响。能印证以上论述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张骞出使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游

6.宋代科举规定:考生入场,首先要出示家籍证明,证明其出身,并且没有不孝不悌的行为,不曾受到过刑责;其次,考生还得另外交一篇文章,以便核对考卷上的笔迹和姓名;最后,考生还得经过严格的搜身,方能进场参加考试。这说明宋代科举制()

A.保证绝对的公平 B.注重考生的德行 C.否定了官僚世袭 D.作弊现象严重

7.《盛世滋生图》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的市井风情。粗略计算图中有各色人物一万两千余人;各式房屋建筑两千一百余栋;各种桥梁五十余座;各种客货船只四百余只;各种商号招牌两百余块。这种市井风情反映了()

A.各民族交流频繁 B.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

C.商业贸易的繁荣 D.交通运输工具十分先进

8.《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成书于明朝,《西游记》主人翁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扬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李逵叫嚣“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

A.反映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B.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C.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反抗精神 D.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

9.“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其说明辛亥革命()

A.根除了封建社会的传统陋习 B.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结束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10.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C.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1.学校举办“党的奋斗历史”图片展,以下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C.解放区土地改革推进 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12.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毅力,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代强音。下列作品中,与《愚公移山》反映的时代主题相同的是()

A.鲁迅的《阿Q正传》 B.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C.巴金的《家》 D.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13.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A.工业水平落后 B.新生政权需要巩固

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D.土地改革刻不容缓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说:“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