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附答案

九下语文导学案《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PAGE5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班级_____小组_____姓名_____

主备人:武翠平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写法。

学习重点:

1、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课文背诵。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难点:

1、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资料链接

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只是)(这种思想)

11、贤者能勿丧耳(丧失)(兼词,罢了)

12、一箪食(古代盛食物用的竹器)(饭)

13、一豆羹(古代盛肉或汤的器皿)(汤)14、呼尔而与之(语气助词)(给)

15、行道之人(过路的人)

16、蹴尔而与之(践踏)17、乞人不屑也(认为不值得一顾)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比喻优厚的俸禄)(通“辨”分辨)19、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疑问代词“何”作“加”的宾语,)20、为宫室之美(为了)21、得我与(通“德”恩惠)(通“欤”)

22、乡为身死(通“向”过去,从前)23、为之(做了,干了)

24、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罢休)25、失其本心(羞恶之心)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运用比喻手法引出论点,用浅显的生活常理来比喻人生抉择,浅显易懂,生动形象。自然引出并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2、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述的?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一段用比喻论证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用道理论证,证明“舍生取义”的重要性。并得出“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结论。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手法有力的证明了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舍生取义”。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指的是羞恶之心,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的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如,有人不吃“嗟来之食”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是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是自己的羞恶之心不被物欲所蔽。

4、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请结合历史或现实生活,再给本文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今天,我们应该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丑、恶,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敌人引入深山,全力抗敌,弹尽粮绝,跳崖自尽。

董存瑞舍生炸碉堡。邱少云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暴露目标。孟祥斌舍生救跳江自杀的女子等。

四、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串于他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的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因此,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五、巩固练习

1、下面选项中加

文档评论(0)

158****9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