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卷Ⅰ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

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

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

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

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

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

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

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

成的。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

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

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

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

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

第1页共25页

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

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

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

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

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

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

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

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

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

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

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

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

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

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

及时、加工得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

虚之物”,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

第2页共25页

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者相匹配。因为茶是

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

过程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

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

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士以“茶人”

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

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

可少废者。”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

满了清趣。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从这里本来可

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

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茶最早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菜肴存在,里面会加其他佐料。

直到宋代开始,文人饮茶才在非特殊情况下,很少填加其他东西。

B.散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流行的时间比饼茶晚;饼茶原本是

大众化的茶,到了宋代才变得很昂贵。

C.元末明初风行散茶的原因,一是饼茶过度奢侈、徒耗民力,成

为民众的负担;二是文人士大夫开始有了“清”的审美价值取向。

D.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中也

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是为了和至洁的茶匹配。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