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pptxVIP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副标题

前言理想的全身麻醉是术中无痛觉和无意识、肌肉松弛、抑制应激和自主反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完善且无相关并发症。诸多体征是反映麻醉深度的传统主观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幅度及节律、瞳孔、肌肉松度等。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客观、量化的镇静深度监测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临床的应用尤为广泛。本文就BIS在临床麻醉中的现状、局限及前景进行综述。

基本原理与目标全麻时,脑电图(EEG)的变化可以反映麻醉药对大脑的抑制程度。BIS是一项基于脑电双频谱的分析技术,它将多个EEG参数整合为单一指数,这些参数包括beta比率(Betaratio)、爆发抑制比率(Burstsuppressionratio)、快慢波相对同步性(Relativesynchronizationoffastandslowwaves)以及95%边缘频率(95%Edgefrequencies)。BIS除了分析脑电频率谱和功率谱外,还加入了位相和谐波分析,既含有线成分又含有非线成分,又保留原始脑电信息,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的优势。

基本原理与目标BIS可量化测量镇静深度,范围为0-100,100代表完全清醒,0代表完全皮层脑电抑制,数值越小,镇静深度越深,反之亦然。推荐的轻度镇静是BIS:65-85,深度镇静为BIS:40-60,当BIS<40时,原始脑电图爆发抑制。国外研究表示,BIS<60,指令性反应消失,BIS<45则可能增加术后12个月的死亡率。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诱导时,BIS在45-60之间既抑制应激反应,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监测方法BIS电极片(即BIS配套传感器)为专用监测电极。在放置电极片前,应充分清洁面部皮肤,除去汗渍、油脂,以免影响传导性。放置位置为:①前额中心;②鼻根上方约5cm;③太阳穴区,眼角和发线之间;④眉弓平行正上方。确定电极片位置后,应紧密按压5秒,以增强紧密接触。然后连接监测仪导线。常规监测间隔为15s。

麻醉药物对BIS的影响BIS监测与麻醉药有直接关系,能客观反映镇静催眠类药对大脑皮质的抑制,与丙泊酚、依托咪酯、硫贲妥钠、咪唑安定均有较好相关性,尤其与丙泊酚的相关性最好。在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等吸入麻醉药的影响下,BIS值随吸入浓度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即意识水平随吸入麻醉药物浓度增加而下降,BIS对吸入麻醉深度的客观判断及避免术中知晓方面较最小肺泡浓度(MAC)和心率更有价值。

麻醉药物对BIS的影响BIS对吸入麻醉药的睡眠与意识丧失提供量化指标,减少药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但BIS对氧化亚氮(N2O)和氯胺酮的监测并不客观,吸入70%N2O时,指令性反应消失,BIS却无变化。

麻醉药物对BIS的影响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单次追加小剂量氯胺酮,BIS值显著增加,不再客观反应镇静深度。单纯阿片类药物可达到满意镇痛,却仅有极小镇静、遗忘作用,不影响BIS值。配伍用阿片类药物,丙泊酚的镇静效应显著增强。一项研究中,同样BIS值下行气管插管,配伍用芬太尼组的血液动力学和BIS值改变明显小于单纯丙泊酚组。

麻醉药物对BIS的影响肌肉松驰剂对BIS也有影响。Greif的研究表明,肌松作用减退导致肌电活动增加可引起BIS假性升高,影响监测准确性,深度镇静时,头面部肌肉的紧张度及自主活动减弱,对BIS的干扰极小。在无伤害性刺激时,肌电活动对BIS的干扰主要在清醒期和浅镇静状态时,随镇静深度加深而减弱。

BIS与Narcotrend的对比除BIS外,还有Narcotrend可监测镇静深度。两者均能较好反映镇静深度与意识水平。Narcotrend(NT)将脑电活动分为从A(清醒)到F(伴有爆发性抑制增多的全身麻醉)6个阶段14个级别,同时显示波功率谱变化和趋势,适宜的镇静应维持在D-E阶段,与BIS值64-40相当。

BIS与Narcotrend的对比Schmidt等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诱导、维持和恢复期,比较了NT、BIS和传统脑电监测,证实NT和BIS能精确区分各个麻醉阶段,趋势指数也显著相关,但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偏差。而NT结果易受额肌收缩干扰,电极片尽量靠近发际线可以降低干扰,使用肌松药后额肌松弛可将影响降到较小。但Panousis等认为,全身麻醉下,NT在肌电活动增加时的易感性比BIS更可靠。

BIS在重症监护单元的应用近年来,BIS已逐渐应用到重症监护单元(ICU),为客观、科学评估镇静深度提供了依据。在ICU接受持续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定时评估镇静程度。BIS可持续直接监测镇静深度变化,方便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与主观评估法相比更加确切和客观,避免了连续监测对人力资源的占用。BIS监测和主观镇静评估具有良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