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ppt.pptx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

20xx-04-05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目录

CONTENTS

发热患儿基本认识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降温措施选择与执行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皮肤护理与舒适度保障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发热患儿基本认识

发热定义

发热是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升高,通常是由于身体对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的反应。对于儿童,正常体温范围可能因年龄和测量方法而有所不同。

发热分类

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发热可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和超高热。低热通常指体温在37.5-38℃之间,中等热指体温在38.1-39℃之间,高热指体温在39.1-41℃之间,超高热指体温超过41℃。

发热原因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感染。此外,非感染性疾病如结缔zu织病、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发热。

危险因素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儿童发热的风险。

发热患儿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此外,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

临床表现

医生在诊断发热患儿时,通常会结合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其中,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等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诊断依据

02

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

定时测量患儿体温,了解发热程度及变化趋势。

注意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判断有无呼吸困难或窘迫。

观察患儿心率和血压变化,评估循环系统功能状况。

检查患儿皮肤颜色、温度及干燥程度,了解末梢循环情况。

体温监测

呼吸观察

心率与血压监测

皮肤观察

意识状态评估

表情与反应观察

活动量评估

睡眠状况监测

01

02

03

04

判断患儿是否清醒、嗜睡或昏迷等。

注意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了解患儿日常活动量及耐力情况。

观察患儿睡眠时间、质量及呼吸情况。

脱水风险

惊厥风险

感染扩散风险

器guan功能损害风险

评估患儿摄入量、排出量及皮肤dan性等,预防脱水发生。

观察有无感染灶扩散的征象,如ju部红肿、疼痛等。

对高热患儿要特别警惕惊厥的可能性,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监测患儿各器guan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损害。

03

降温措施选择与执行

包括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降低环境温度等。这些方法通过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达到降温的目的。

在进行物理降温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寒zhan或不适,同时要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避免擦伤或烫伤。

注意事项

物理降温方法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降温。药物降温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同时要避免过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药物降温原则

在使用药物降温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用药指导

在采取降温措施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以评价降温效果。

降温效果评价

如果降温效果不佳或患儿出现不适,需要及时调整降温策略。可以更换物理降温方法或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需要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以促进康复。

调整策略

04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评估患儿营养状况

通过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确定营养补充方案。

确定每日能量需求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选择适宜的营养补充途径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消化能力,选择口服、鼻饲、静脉营养等适宜的营养补充途径。

患儿应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注意饮食卫生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患儿康复。

患儿餐具要专用,定期消毒,食物要新鲜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少量多餐

患儿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注意喂食姿势

母乳喂养时,母亲应采取舒适的姿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入患儿口中;人工喂养时,奶瓶奶嘴要适合患儿的年龄和吸吮能力。

保持清洁卫生

喂食前要洗手并确保ru房和奶瓶的清洁卫生,以避免细菌感染。喂食后要及时清洁患儿的口腔和面部,避免食物残渣对皮肤的刺激。

观察患儿反应

在喂食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哭闹、拒食、呕吐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05

皮肤护理与舒适度保障

清洁方法

使用温水和柔和的清洁剂轻轻擦拭患儿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对于出汗较多的

文档评论(0)

zdq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