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论文.docx

浅谈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摘要:竹笛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近些年来,随着竹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学习吹奏竹笛的乐者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演奏者们通过笛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竹笛曲春到湘江是一首具有湖南特色的代表作品,曲调优美,它表现了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干劲,是众多笛曲中演奏者们最喜爱的乐曲之一。本文以浅谈笛曲《春到湘江》的作品介绍、演奏技巧、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竹笛曲《春到湘江》。

关键词:春到湘江,竹笛,演奏技巧,分析

一、竹笛曲《春荡湘江》作品介绍

1.作者介绍

宁保生(1943-2009)是中国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笔名肖然,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他的许多作品都深受大众的喜爱和笛曲爱好者的青睐,例如:竹笛独奏曲《乡恋》《春到湘江》以及他自己创作编写的竹笛四重奏《茉莉花》、《康定情歌》、《九九艳阳天》等优秀作品。他的竹笛演奏技巧非常熟练、表现力丰富,演奏风格干净利落。尤其这首竹笛独奏曲《春到湘江》更是把他的演奏技巧展现的淋漓尽致,乐曲旋律优美动听,时而激情,时而热烈,使其突破了它本身演奏的技巧的单一性,赋予了乐曲新的生命力,引起了全国广大演奏者的热烈反响和好评。

2.竹笛曲春到湘江的社会背景介绍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曲。1976年是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有许多的灾难接踵而至,例如:三大伟人的相继离世、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等。虽然这一年困难重重,但这一年也是扭转我国命运的一年,这一年结束了我国人民长达十年的灾难。长期被政治斗争和困苦生活所压抑的人民慢慢得到了解放和苏醒,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而《春到湘江》这首竹笛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此曲通过描绘湘江的景色来表达人们对家乡的赞美,对伟大祖国的歌颂。这首乐曲后来被编入社会音乐艺术考级的中高级演奏曲目,在竹笛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3.竹笛曲《春荡湘江》的曲式分析

《春到湘江》整曲为羽调式,中段转为宫微调式,尾声末端的主音又回到A羽音上。

这种色调活泼明亮。该曲由引子散板-主题行板-快板-尾声四部分组成。引子部分为散板,展现了湘江碧波滚滚的美丽景色,演奏者在演奏时只有保证引子的连贯性,才能把这种跌荡之美体现出来;行板轻快的旋律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令人印象深刻;中段意境清新;快板部分色泽明亮,旋律欢快,情绪热烈,演奏者要注意情绪的掌握。而尾声部分再次出现了全曲中的最高音,与引子形成了首尾呼应之势,演奏者需注意气息的运用,使得高音饱满而充实。

二、竹笛曲《春荡湘江》的演奏技巧

1.气息的运用

竹笛在吹奏的过程中,发出来的声音主要是靠气息来完成的。竹笛演奏者不同的气息状况、演奏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演奏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吹奏中的气息技巧影响着竹笛演奏中的音色,强弱,音高等等。所以,演奏者们应注意气息的运用,令整首曲子听下来不吵也不空,并且,要随着乐曲的情感变化而对气息的强弱做到有效的掌握和控制。而音准也是依靠气息完成的,音准不能够过高,也不会过低,更不能忽高忽低。演奏者在演奏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时候,需要灵活的运用气息技巧,例如:引子部分是个散拍子,广阔富有激情,演奏者应将气息放慢,口劲放松,不要带有任何的杂音,“柔和”而饱满;在快板的部分,则是欢快的、热情的,活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采用欢快有力的气息,将情感一层层推向高潮,保持气息的稳定性,这样才会使得整体的乐曲能够巧妙的衔接。

2.吐音的运用

在竹笛曲春到湘江中,因为需要将笛曲中的情感和内容都一一表现在乐曲里,就需要不断的将舌头有效的向前延伸或者向后延伸,使得竹笛产生一种干净、有力的音乐效果,叫做吐音,吐音分为单吐、双吐、三吐。这也是竹笛曲中最为普遍且经常会使得用的技巧。

(1)“单吐”在乐曲中常用“T”来表示。它在竹笛曲的演奏中是必不可少的。竹笛曲《春到湘江》快板部分中的八分音符就是用“单吐”这一技巧吹奏的,“单吐”的运用使乐曲清秀通畅,干净利索,犹如湘江上的一朵朵浪花,激情而跌宕,轻盈而灵动。

演奏者在练习“单吐”时,要保持吹竹笛的口型,由慢渐快地连续吹奏,并且舌头要灵活的运用,在练习“单吐”技巧时,可先做舌头动作的训练,然后再在乐器上演奏。2

(2)“双吐”在乐曲中常用“TK”来表示。一般乐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常用“双吐”来演奏,“双吐”主要用在了笛曲《春到湘江》快板的中段部分。“双吐”演奏的好处是使每个音符都能够清晰的演奏出来,把湘江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有节奏有真实感的展现给观众。

演奏者在练习“双吐”时,要注意舌头的动作要轻、快,更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的灵活应用。嘴要对准吹口,嘴口不能随意乱动,这样才能避免发出“呼、呼”的响声。在练习时,可以先用舌头做“吐库吐库”的动作,然后再在竹笛上演奏。练习双吐时,要求“吐”与“库”力度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