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据库经营分析报告..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年数据库分析报告

1.2.2数据库发展特点:顺应市场需求,行X

业持续进化

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数据库行业正持续进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规模和逻辑关系复杂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非结构化数据的激增使得非关系型数据库迅速发展;

随着5G下的云计算、物联网等快速发展,对于数据分析的需求、响应速度、存储容量扩展、算力提升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分布式数据库得到快速发展;

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下,企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数据库的运维和管理成为新的难题,数据库云部署模式与借助AI自治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数据库发展里程碑事件梳理

时间

1964

1968

1970

1974

1974

1979

1996

治理模式

标志事件 技术演变路径

事件 数据模型 技术架构部署方式

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系统IDS(IntegratedDataStorage,集成数据存储)诞生 网状世界上第一个层次数据库系统IMS(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诞生于IBM 网状层次IBM的研究员EdgarF.Codd提出关系数据模型

IBM推出关系模型的原型系统SystemR

集中式

IBM的RayBoyce和DonChamberlin提出了SQL

关系型

第一个商业数据库版本OracleRelease1诞生,提供商用SQL

MySQL发布,开源数据库开始发展

本地部署

人工治理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开始盛行,主要包括4种类型:文档数据库、列簇式数据库、键值数据库

2000s

非关系型

2018

2019

2019

和图数据库。

2003-

Google发表奠定了业界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理论基础的三篇论文:GoogleFileSystem、

2006

GoogleMapReduce以及GoogleBigTable

2011

结合SQL和NoSQL的NewSQL概念出现

2011

微软发布WindowsAzureStorage

2012

全球第一个GlobalDatabase——GoogleSpanner论文发表

2016

Amazon发布了代表性的云数据库Aurora

分布式

关系非关系并行

Oracle发布自治数据库

云端部署逐步兴起

AI原生、自治成为新方向

谷歌联合麻省理工、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推出了新型数据库系统SageDB

华为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AI原生(AI-Native)数据库——GaussDB

--

1.3.2技术架构分类演化:AI技术赋能分布式架构

无共享架构凭借实现高可用、带宽要求低、易横向扩展和远程部署四大优势,逐步成为分布式主流架构。分布式架构由共享磁盘、共享内存架构,逐步向纯无共享架构发展,在无共享架构中,每个处理器私有内存和磁盘空间,利用网络通信,“ScaleOut”

式横向增加处理器和相应的内存、磁盘,从而避免事务对内存访问和网络带宽的竞争,提高处理性能。国产方面,无共享分布式架构已经趋于成熟,如PingCAP的TiDB、华为的GaussDB、蚂蚁的Oceanbase、达梦的达梦+、阿里云的PolarDB、腾讯云TDSQL、

大通用的GBase、人大金仓的KingBase、中兴通讯的GoldenDB等分布式数据库均为MPP无共享架构。

架构 详细 优势 劣势 典型代表

无共享可以保证数据库的稳定增长,当事务数量继续增加时,添加额外的CPU

和主内存可以确保每个事务的处理时间保持不变;且由于各自独立,性能不受硬件上限与网络带宽影响

每个CPU都有一个专用存储区和专用磁盘空间,两个CPU无法访问相同的磁盘空间,并且CPU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连接

DB2DPF

Hadoop

无共享架构

架构设计较为复杂

多个CPU共享同一块内存,并且这些CPU通过内部通信机制(内部互连网络)进行通信

共享内存和共享磁盘的基本问题是干扰,当添加更多CPU时,由于内存访问和网络带宽的竞争加剧,系统速度变慢,且存在性能瓶颈

共享内存架构

共享磁盘架构

PostgreSQL

OracleRAC

通过增加节点可以提高并行处理能力,扩展更便捷

每个CPU使用其自己的专用存储区,并通过内部通信机制直接访问所有磁盘系统

无共享架构在可用性、拓展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高可用带宽要横向扩远程部并行控灾备恢设计易负载均

无共享架构

共享内存架构

共享磁盘架构

拥有独立CPU、内存、磁盘,每个节点各自独立,系统中没有竞争点

多个CPU共享一块内存,通过内对磁盘进行分区并通过内部网络连部网络相连,当CPU过多,内存接,CPU拥有独立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