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CP).pptx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小儿脑瘫(CP)康复;绪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0~6岁肢体残疾儿童43.4万,综合残疾儿童32.4万,肢体残疾中第一位是脑瘫,占36.86%。

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残疾儿童现患率1.32%,其中肢体残疾占五类残疾中的24.69%,综合残疾占23.2%,合计约47.89%。;我国2001年流行病学调查,脑瘫儿童的发病率为1.92‰,按每年我国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计算,每年新增脑瘫患儿40000例以上。为此,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重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若不能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康复治疗与训练,将会导致小儿终身残疾,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和压力。;第一节脑瘫的定义或概念;第二节脑瘫的发生原因;

②围产期(胎产期):各种因素所致脑损伤、脑缺氧、早产儿、低体重儿、过期分娩、小儿心肺异常、呼吸障碍、小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③新生儿期(出生后):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头颅外伤、呼吸障碍、持续性惊厥、脑血管障碍——急性小儿偏瘫等。

;第三节脑瘫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一、按临床特点分为:

1、痉挛型

最常见,约占脑瘫的70%,主要病变在锥体系,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增高,肌肉僵硬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异常姿势,使患儿活动困难,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拆刀样”痉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此型智力多受影响。;

2、手足徐动型

较常见,约占脑瘫25%左右。主要为锥体外系,基底核损害,其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在过高或过低之间波动。运动志愿与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阴性,多伴有构音障碍。;

3、共济失调型

少见,约占脑瘫儿的5%左右。主要病变在小脑或大脑。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偏低,平衡功能差,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差,伴有意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病理反射阴性,亦伴有构音障碍。;

4、弛缓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膝反射可引出或亢进,一般多见于婴儿时期。

5、强直型:

肌张力高,运动阻力增大,有“铅管样”强直。

;;二、按瘫痪部位分:

1、四肢瘫:

双上、下肢与躯干均受累,上、下肢程度类似。

2、双重性偏瘫:

四肢同时受累,但双上肢重,有时左右侧严重程度也不一致。

;

3、双瘫:

四肢均受累,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则较重。

;

5、截瘫型:

只有双下肢受累,双上肢基本正常。

6、偏瘫型:

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多见上肢较重。

7、单瘫型:

单个肢体受累,此型少见。;三、按病情程度分:

1、轻度:生活基本自理。

2、中度:生活部分自理,但需一定

的扶助。

3、重度: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第四节正常小儿主要大运动

发育程序;出生后3个月:抬头开始部分翻身

出生后6个月:能翻身,开始坐

出生后7个月:能坐稳,开始爬

出生后8个月:爬行熟练

出生后10个月:会站住

出生后12个月:会走

出生后13个月:独自行走很好,会拾起东西

出生后18个月:会倒退步行;2岁:会上台阶,会踢球

2岁半:会单腿站,跳跃

3岁:跳跃,蹬车

4岁:单腿跳

5岁:沿直线走

6岁:脚跟对着脚尖退走,单足站立10

秒,能抓、蹦、跳、踢球。;

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由上而下、由近及远、功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协调到随意的过程。如先抬头而后会坐、站、走。四肢的生长及功能发育先近端后远端,先会粗大动作再会精细动作。年龄越小增长越快,运动能力的发育一般都随着大脑皮层传导通路及神经纤维髓鞘的发育完善逐渐提高。;第五节小儿脑瘫的诊断评估;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做到早期治疗。理由是:①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在三岁前最快,早期脑的可塑性最大。②“波依他”认为生后2周即可能诊断脑性瘫痪,生后6个月做出诊断治疗效果最佳。他报道207名脑瘫儿,199名(96.1%)通过康复得到正常化。③性格形成主要在学龄前,特别是教育、心理、身体的康复应越早越好。④日本对大阪某区新生儿运用“波依他”法进行了5年以上长期脑瘫筛查防治,发病率降至0.07‰。为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近年来脑瘫研究的重点。;早期诊断对于本病的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儿脑瘫的诊断可以根据高危因素、神经症状

文档评论(0)

18670725602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