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列腺解剖位置、形态、大小、组织学结构及分区法.doc

临床前列腺解剖位置、形态、大小、组织学结构及分区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前列腺解剖位置、形态、大小、组织学结构及分区法

前列腺解剖

位置。是腹膜后脏器,位于膀胱颈和尿生殖膈之间,前面有耻骨联合,后面紧邻直肠,中间有尿道穿过。

形态。前列腺的形状类似一个稍扁的栗子,上端较宽称为底,下端尖细称为尖。

大小。纵径约3cm,横径约4cm,前后径约2cm,重约20g。

组织学结构。前列腺由30~50个复管泡状腺组成,这些腺泡汇成15~30条导管,分别开口于尿道。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前列腺的被膜,并伸入腺内构成腺的间质,分隔包围腺泡和导管。

B膀胱、U尿道、PS耻骨联合、SS横纹括约肌、R直肠、C囊、V精阜、SMS平滑肌括约肌

B膀胱、C囊、SMS平滑肌括约肌、SS横纹括约肌、OI闭孔内肌、CZ中央区、U尿道、PZ外周区管、V精阜、LA提肛肌、ED射精管、NVB神经血管束、PF前列腺筋膜

前列腺分区法

前列腺分区法一般有:

??传统五叶分法;

??内外腺分法;

??区带分法。

前列腺传统五叶分法

分为前叶、中叶、后叶以及左、右两侧叶。

左、右侧叶:最大,增生好发,增大易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

后叶:癌好发部位。

中叶:直肠线阵扫描可清楚显示该叶

前叶:甚小,无重要临床意义。

前列腺内、外腺分法

按前列腺腺体组织对性激素的敏感程度划分为内腺和外腺两部分。

内腺:增生好发

外腺:肿瘤好发

前列腺区带法

McNeal(1968)根据多年临床病理和组织学研究,提出前列腺组织分区的全新概念:

将前列腺分成为腺性和非腺性组织。

腺性组织又分3区,即移行区(相当于内腺区)、中央区和周围区(相当于外腺区);非腺性组织为前纤维肌肉基质区。

中央区(CentralZone,CZ)?

位于前列腺的中心,体积较小,主要负责分泌前列腺液。

移行区(TransitionZone,TZ)

环绕尿道,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发生区域。

外周区(PeripheralZone,PZ)

环绕前列腺的外围,对性激素敏感,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发生区域,占据了前列腺体积的大部分。

前纤维肌肉基质区(AnteriorFibromuscularStroma,AFMS)

位于前列腺前部,主要由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组成。

AFS前纤维肌间质、CZ中央区、ED射精管、TZ移行区、PZ外周区

文档评论(0)

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