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pdfVIP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

内容预览:

1.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

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

“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

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

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

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

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

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

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一了场,

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

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

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

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

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

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

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

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

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

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

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

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

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

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

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

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

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

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

的无聊情绪。

到得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

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

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

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

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

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

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

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

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一九八六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

“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

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

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

《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

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

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

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

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

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989年9月8日清晨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

见的聪明孩子。那时,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

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的确,

我也为此感到十分骄傲。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

文档评论(0)

134****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