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一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要求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规范 为提高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质量,提高建设和使用的效率,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共享,制订如下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参赛作品围绕大学数学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基本内容包括:微课程视频,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注:学校名称、个人基本情况应在教学设计表格中填写清楚,并在提交素材时加以注明,但切忌出现在视频、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中。

二、技术规范

微课程视频

1)建议时长范围:10~20分钟

2)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尽量不超过200m;

音频要求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

如有字幕文件,应单独上传(不得与视频合并),要求srt格式;

拍摄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视频文件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多媒体教学课件

如微课程视频中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则必须同时提供该课件的电子文档,要求ppt(或pptx)或pdf格式;

ppt(或pptx)或pdf模板应朴素、大方,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建议采用附件中所提供模板;

如微课程视频全程使用板书,无多媒体教学课件,亦应提供所讲授内容的电子文档(即教案),要求doc(或docx)格式;

课件名称应与视频名称保持一致。

教学辅助材料

包含微课程视频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试题等资源,应单独分别提交;

动画要求swf格式;

视频要求mp4格式;

习题、试题等文档要求doc(或docx)格式;

辅助材料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辅助材料类型、学校名称、教师姓名。三、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篇二: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一、竞赛组织机构

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竞赛秘书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国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专任教师。三、竞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内容和要求

竞赛内容由全国组委会在竞赛网站统一发布。参赛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点,围绕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上限为3件。

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不应包含作者姓名以及可能反映参赛学校的相关信息。视频格式及上传要求详见“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网站。

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内容,并与教学视频配套。

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充分反映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同时也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总结等内容。

其它教学辅助材料:如动画、视频、习题等可按要求单独提交。五、竞赛时间安排

参赛教师须于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作品提交。201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各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赛区获奖作品;2015年7月至8月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全国获奖作品。2015年11月“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期间公布评比结果,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同时安排优秀作品交流和示范活动。

六、奖项设置

竞赛设参赛教师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

竞赛设赛区组织工作优秀奖和参赛学校组织工作优秀奖。七、竞赛获奖作品著作权问题

获奖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但须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络传播权,并向社会免费开放。主办方可授权有关单位出版获奖作品,出版后,原创者有署名权和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八、竞赛组织联系方式

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联系人、联系方式详见竞赛网站和竞赛秘书处网站。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