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选必2选必1:政治制度+选必3:意识形态

教材知识体系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发展交流与传播途径传承、保护和共享多样性交互性传承性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时空坐标课程标准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远古时期——起源1、起源:◎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2、特点: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原核心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3)多元一体: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1)多元起源:黄河、长江、珠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中原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二)先秦时期——奠基1、夏、商、西周——青铜文明历史纵横: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国家建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汉字发展成熟。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相当高。西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推广,青铜制造业逐渐衰落。◎何尊◎四羊方尊◎后母毋鼎2、春秋战国(1)华夏认同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比较先进频繁往来密切联系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二)先秦时期——奠基2、春秋战国(2)百家争鸣:表现影响: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荀子人性本恶、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道家庄子逍遥自由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法家韩非法治、中央集权阴阳家邹衍五行说“相生相胜”兵家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①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三)秦汉时期——形成1、秦朝——推崇法家2、汉朝——尊崇儒术“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新儒学推崇法家(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奉行黄老无为之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四)魏晋至隋唐时期——发展1、魏晋——玄学盛行,三教合流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竹林七贤2、隋朝——三教合一3、唐朝——三教并行4、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①初期统治者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②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③中期为维护封建统治,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虎溪三笑图》(三教合归儒)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五)宋元时期——繁荣1、宋朝——理学形成道、佛儒(根本)目的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世界本原理是万物本原(客观唯心)心是万物本原(主观唯心)方法论“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相同点实质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体系化。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六)明清时期——传承转折1、进步2、禁锢①明中期以后: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批判:君为臣纲批判: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