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课 金鲤鱼的百裥裙_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doc

第44课 金鲤鱼的百裥裙_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次

时数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金鲤鱼的百裥裙

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

一、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金鲤鱼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二、认知小说的叙述方式与以百裥裙为叙事中心线索的独特视角,说明其作用.

三、体会小说行文不动声色、内涵深微动人的风格特点。

重点、难点:

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金鲤鱼悲剧的主客观原因。

体会小说行文不动声色、内涵深微动人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应用:图片、等

讨论法幻灯片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

金鲤鱼的百裥裙

小说在叙事结构上颇具匠心.首尾呼应,突出现代背景,中间则倒叙金鲤鱼过去的故事,并通过金鲤鱼与珊珊祖孙两代人的命运对比,突出时代变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强化了金鲤鱼的悲剧意味。

以百裥裙为叙述的中心线索:

开头就是特写式的详尽描写,继而以“谜语增加悬念,

再次突出百裥裙如何成为金鲤鱼的“笑话,

最后写出百裥裙令人意外的“真相”——一件未完工、未穿过的衣裙。

这样的叙述方式,单一集中而起伏跌宕,起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作业:

1。林海音擅长表现旧时代女性的悲剧,课后阅读《烛》,与本篇课文进行比较。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后记(经验、不足):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讲授内容、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提问内容与方法、导入方法、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时间把握、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结束方式):

重点环节

提示

一、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了很多古老又深刻的问题—-“女人的命运。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小说就是通过金鲤鱼想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来表现身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惨的一生。由此来揭示旧中国妇女沉痛的心灵创伤。

二、讲授新课《金鲤鱼的百裥裙》

1.作家介绍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省苗栗县人,191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林海音自幼在北平读书,先后在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担任北京《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她与丈夫和孩子回到她一无所知的故乡台湾,被聘为《国语日报》编辑;1951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小说创作。她还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并主编《纯文学》月刊,1972年《纯文学》月刊停办后,她又独立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近年来主要从事纯文学创作。林海音在主编《联合报》副刊时,发现和扶植了不少文学新秀,例如钟理和就是她在编发外稿中发现的。钟理和去世后,她为使其遗著早日问世而热心奔走。此外,像杨逵、钟肇政、郑清文等人都接受过她的支持和帮助。为了鼓励创作,培养文学新人,她长期以来致力于开拓文学园地。她在振兴台湾文学事业中所表现的热情和做出的贡献,在台湾文学界有口皆碑。

林海音到台湾后,初期主要撰写散文和杂文,1957年前后开始小说创作。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南旧事》、《晓云》、《孟珠的旅程》、《春风丽日》;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散文杂文集《窗》、《冬青树》、《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还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等。林海音的作品就题材而言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儿时居住过的北平城南生活的回忆,一是反映妇女爱情婚姻生活及其悲剧命运。

林海音在北平整整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发表于1960年的《城南旧事》,是她追忆北平生活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是林海音根据自身的经历与感触,以在北平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小说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既独立又连贯的短篇组成,小说是借一个童稚未消的小女孩的眼睛来观察和审视发生在她周遭的事、生活在她周围的人,使人感到真实又充满情趣。作者在小说中只是写了小孩的五个生活小故事,却通过对这些悲剧故事及其背景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二三十年代贫穷苍凉的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令人窒息的空气,表现了自己对劳动人民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林海音在作品中抒发了她的思乡情绪。这首先表现为对少年时代相识的善良而苦难的亲人好友的怀念,不管是疯子小偷,宋妈兰姨娘,还是爸爸,都是勤劳朴实,善良忠厚的好人,可他们都无法逃脱厄运,最终都离英子而去;对这一个个悲剧人物的怀念正表现了作者殷切的思乡之情。她的思乡情绪还表现为对故乡民情风物的怀念和追忆。北京的巷道和胡同,城墙和会馆,夹竹桃与石榴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