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并用法历史源流探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智库时代

寒热并用法历史源流探究

艾翠莲秦天楠段建雪李濛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寒热并用法,是指在同一处方中同时配伍寒药和热药的治疗方法,此法源于《内经》,后世医家对此又有许多发展和创新,

临床应用于寒热错杂之证,疗效显著。通过探究寒热并用法的源流背景及发展过程,可以让我们更透彻的了解此法的应用,本文对

寒热并用法历史源流进行文献研究整理,拟通过探究寒热并用法的源流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加深对寒热并用法的理解,为理论研究

与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寒热并用;伤寒论;调节阴阳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12-0278-002

在同一方中同时配伍寒药和热药的苦药草、饮食等,于热病为治,余病非对。出:“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

治疗方法被称为寒热并用法。在临床上轻热辛苦、淡药、饮食等,于冷病为治,热因寒用,君臣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制

多用于治疗较为复杂的寒热错杂病症。余病非对。其大纲略显其源流,自余睹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此法被历代医家所探究与发展,留下诸可知。临事制宜,当识斯要。”笔者认为,点出了寒热并用的意义之所在,这一治法

多方剂。本文对寒热并用法历史源流进虽然“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治疗大旨在使阴阳相济,能够让药物发挥疗效而

行文献研究整理,拟通过探究寒热并用纲,但是临床症状千变万化,医者用药应使机体免于药物本身的偏胜之害。

法的源流背景及其发展过程,加深对寒当“临事制宜”,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本草新编》

热并用法的理解,为理论研究与临床实灵活组方,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陈士铎[7]多从医理解释药性,所言

践提供一定参考。(四)金元时期医理多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和深化,其在

一、历史源流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4]论述山栀子时曾言:“医道寒热并用,攻

(一)春秋战国时期中提到了服药方法:“若调寒热之逆,补兼施,倘单喜用热而不喜用寒,只取用

寒热并用这一治疗方法起源于《黄帝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补而不用攻,亦一偏之医,何足重哉。”

[1]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陈氏认为,为医者用药当用则用,不可按

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为治疗大法。而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世人自己喜好偏于一类药物、喜用热药而不用

后又提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多将寒热并用法限于药物配伍,笔者认寒药,或喜用寒凉而不用温热,此举远远

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为服药方法也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脱离了辩证论治这一准则。

反从其病也。”《黄帝内经》中虽无具体要

文档评论(0)

livestu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