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4“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二课时(教案).docx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4“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二课时(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4“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了1902年1月15日英国轮船“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以及船上乘客和船员们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所展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将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情感,并探讨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在危难时刻,人们相互帮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感悟人物在灾难面前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2.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和记叙方法,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资料。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小组讨论时所需的便签纸、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复述“诺曼底号”遇难的故事梗概。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分析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这些特点。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片段或人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4.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在灾难面前的情感变化。

5.总结与感悟: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

2.课文的主要人物:船长、乘客、船员等。

3.课文的记叙顺序和记叙方法。

4.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作业设计

1.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人物在灾难面前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情感的变化,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这些变化。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后反思中,要总结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改进。

重点细节关注:人物情感的变化及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这些变化

人物情感的变化

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是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的关键。学生需要认识到,在灾难面前,人物的内心世界经历了从恐慌、绝望到勇敢、互助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波动,更是在生死存亡关头,人性中的善与勇的体现。

1.恐慌与绝望:在灾难初现时,乘客和船员们经历了极度的恐慌和绝望。这种情绪在课文中通过人们的呼喊、哭泣和混乱的行动得以体现。例如,乘客们四处奔逃,呼救声和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混乱的画面。

2.冷静与勇敢:随着情况的恶化,一些人物开始展现出冷静和勇敢的一面。船长在危机关头,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决断力,他的行动和命令不仅稳定了局势,也激发了其他人的勇气。乘客和船员们也在这场危机中找到了彼此的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3.互助与牺牲: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人物之间展现了无私的互助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在课文中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得以体现,如乘客们帮助受伤的同伴,船员们放弃自己的救生艇,将生存的机会留给他人。

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情感变化

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1.动作描写:作者通过对人物具体动作的描写,如“奔”、“拉”、“推”等,展现了他们在灾难面前的慌乱和无助。而在情况好转时,人物的动作则变得更加有序和有力,如“船长站在船头,指挥着救援行动”,这些动作细节体现了人物从恐慌到冷静的情感转变。

2.语言描写:人物的对话和呼喊是情感变化的重要载体。在灾难发生时,人们的语言充满了恐慌和绝望,而在团结互助时,语言则变得坚定和充满希望。例如,船长的话语从最初的警告变为后来的鼓励和支持,这种语言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他的情感变化。

3.神态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也是情感变化的重要表现。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的描写,如“脸色苍白”、“眼神坚定”,展现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状态。这些神态细节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变化。

4.心理描写: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如“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感到一阵绝望”,展现了人物在灾难面前的心

文档评论(0)

189****2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