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他的言辞中更多体现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这篇文章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仁爱的博大。教学这类文章一定要能让学人在文言的背后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炙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教学“文”的过程中落实“文言”,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掌握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3.通过把握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略)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结果如何呢?(民不加多)注意“加”是“更”的意思。

三、文言基础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判断句)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呢?

(明确:不会。因为: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2,“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全;3,“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意味着社会不经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心。)注意“检”通假“敛”,是“制止,约束”的意思,“发”是“打开”的意思。“非我也,岁也”是判断句。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的?为什么?

(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自然看中的是青壮年,需要保存战斗实力也只能靠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闹饥荒地方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他们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增大。孟子曾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朱熹说:“此言尽法制品节之详,极财成辅相之道,以左右民,是王道之成也。”)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有怎样的关系?

(孟子虽然提出推行“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借助“王道”到达“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利于天下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注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是“称王”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可以跟梁惠王直接讲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为什么还要用“战喻”?

(明确:孟子

文档评论(0)

158****9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