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docxVIP

《竹节人》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10竹节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文章,分组交流学习。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竹节人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通过品读文本,激发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思考,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感知童年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播放斗竹节人的视频片段,导入课文。

过渡:竹节人玩具确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玩具,我竟然找不到太多关于它的视频资料,也很难买到实物。好在作者的描写十分生动,我们还是去文章里瞧一瞧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导语和课后习题,快速浏览全文,确定阅读任务,完成表格。(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任务,确定分组,小组交流、汇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思考问题。

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

②找出与竹节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画出重点字词。

预设:重点阅读第8、9自然段,重点字词如“嵌入、拉紧、一松一紧、放在一起、对打”。

③讨论: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为什么用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来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和竹节人的玩法呢?

交流示例:

生1:因为读者可能对竹节人的游戏不熟悉,所以说得详细,让读者有一定的了解,若感兴趣,还可以自己制作和玩竹节人。

生2: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作者竟然还对竹节人的制作和游戏过程记得那么清楚,可见竹节人曾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在这个说明的过程中又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①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预设:全文随处可见竹节人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做竹节人是一件乐事,斗竹节人更是乐趣无穷。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能说出“乐趣”即可。

交流示例:

生1:做竹节人看似简单,却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动手的乐趣。因为大家都迷上了做竹节人,所以“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大家都乐此不疲。

生2:斗竹节人就更有趣了。“没头没脑”“呆头呆脑”这些词语读来就让人觉得好笑,因为斗竹节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两个竹节人对打,但简单的玩法儿折射出的却是孩子们对竹节人单纯、热烈的喜爱。

生3:我觉得给竹节人起名字也很有意思,我读到第11—13自然段的时候都笑了。其貌不扬的竹节人被安上各种装饰,取上各种大名之后,仿佛真的很神气。

②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斗竹节人的有趣经历(第8—19自然段)。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要按照斗竹节人的具体过程来写,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呢?

预设: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时”“还有”“其实”“下课时”来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①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明确:重点阅读第20—29自然段,即课文的第三部分,前面的内容可略看。

②老师没收竹节人时“怒气冲冲”,玩竹节人时却又“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矛盾吗?你觉得老师的这一行为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吗?

明确:老师“怒气冲冲”是因为“我们”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竹节人。这并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相反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老师形象。

③为什么“我”和同桌虽然没有拿回竹节人,却“心满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

明确:“我们”惊奇于竹节人竟获得了老师的青睐,也为自己制作的竹节人给了老师一个放松、玩乐的机会而感到自豪。

(2)教师相机指导阅读方法。

明确:三个小组有三种不同的阅读目的,学生分组学习,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但学生往往会按照以往的习惯来阅读全文,这样时间必然是不够的。教师便可以在过程中相机指导:“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比如,你是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阅读,遇到文中写‘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指导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

3.师生共同品读精彩段落。

(1)读第11—14自然段,体会竹节人的威风和神气

思考:①同学们是如何装饰竹节人的?完成下面的填空。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就成了手握()的(),号称()。

竹节人手上装上两根(),就成为手握()的(),号称()。

还可以用()剪一把(),用铁丝系一绺()做一柄(),给竹节人装上。

②“破课桌,俨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比作古战场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