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的知识产权竞争格局(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电信业的知识产权竞争格局

-—兼议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一、知识产权诉讼:这只是生意

4月28日,当华为起诉中兴的新闻作为头条在科技版面上传播时,整个行业似乎都感觉到了惊讶,甚至连中兴自己也表示“震惊和不理解”/c/2011/04/28/21/c_6402834.shtml。2010年5月21日最后访问。。人们习惯于“深圳双雄”之间在价格上的互相血拼,在人力上的互相挖角,在营销上的互相缠斗,但似乎还不习惯他们在知识产权上的互相攻击;人们津津乐道于苹果与微软关于图形界面的版权大战最终成就了比尔盖茨,以及博通与高通间专利战的天价赔偿额,但似乎还不习惯两家中国的“友商”以知识产权的手段互相搏杀。在思维习惯里,中国走出国门的公司似乎总被国外公司以知识产权进行欺凌,应该联合起来共御外侮。就像名声极大的“中彩联”,以及名声鹊起的“手机中国联盟”、“LED专利联盟”。所以,会有人惊呼这场大战是我国缺乏知识产权战略的表现

/c/2011/04/28/21/c_6402834.shtml。2010年5

李季先:《华为中兴专利战呼唤国家知识产权战略》,/tele/201105/456319.shtm。2010年5

/art/201105/259378.htm,“工信部已介入此事,与华为董事陈黎芳约谈,希望协调解决此事。但华为方面起诉态度坚决。”2010年5

但是,人们最终将不得不习惯:这只是生意而已.就像依靠互相压价挤压对手的市场一样,以知识产权来进行市场竞争,也只是竞争的手段而已。既然我们在努力发展市场经济,那么对自由竞争的认可,应该深入到我们的骨髓.自由竞争,当然绝不是国家利用行政的围栏将几家国有企业圈养在版图之内,这些被圈养的国企虽然也轰轰烈烈地搞“竞争,但那不过是“大哥与二哥间的争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评论,可以参见《三大运营商谁才是自由恋爱?》(/simple/?t5090.html)及《大话电信格局,笑侃天下,水煮群雄》(/archiver/?tid-375019.html)

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评论,可以参见《三大运营商谁才是自由恋爱?》(/simple/?t5090.html)及《大话电信格局,笑侃天下,水煮群雄》(/archiver/?tid-375019.html)。2010年5

有人认为知识产权诉讼的竞争是恶性竞争/caijing/yanjiu/1937063.html,“易观国际的一位通信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通信行业成长到现在,厂商之间在专利上有交叉利用的现象是不成避免的。理清专利回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国际上关于专利的律例列国都纷歧样,这也使专利诉讼成了国际通信巨子用来达到在市场上架空对手,恶性竞争的一种习用手法。”,2010年5月21日最后访问。,但这种带有强烈道德性批判色彩、边界含混、似是而非的表达似乎并不应该成为我们(至少是法律界)的偏好。无需多说的是,法律(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既然赋予知识产权人相关的权利,那么权利人充分利用、发挥其权利,至少应该是“推定正当”的;同样无需多说、众所周知的是,任何市场的市场竞争行为,都不应该逾越法律为维护市场秩序而设立的“兜底底线”-—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原则,这些不得超越底线的竞争行为同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知识产权进行的竞争.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的“经济宪法”

/caijing/yanjiu/1937063.html,“易观国际的一位通信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通信行业成长到现在,厂商之间在专利上有交叉利用的现象是不成避免的。理清专利回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国际上关于专利的律例列国都纷歧样,这也使专利诉讼成了国际通信巨子用来达到在市场上架空对手,恶性竞争的一种习用手法。”,2010年5

孔祥俊著:《反垄断法原理》,第19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例如,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统而言之,我们可以给以知识产权诉讼为手段的市场竞争,找到一个已经被重复过无数次的评论:“知识产权是私权,私权人有权任意行使其权利,但私权人行使权力不得违背公共利益”.换言之,违背了公共利益(例如损害了竞争秩序)的知识产权行使方式,才属于“恶性竞争”。

看似美妙的逻辑。我们应该可以给法律家们能在逻辑上找到这样的“平衡点”而拍手叫绝.但是当我们将眼光放到现实当中,会发现“私权自治”的口号是如此强而有力,而“竞争秩序”、“商业道德的边界却如此模糊不清.知识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