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处理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处理技术

摘要: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沼气工程作为处理畜禽粪便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其污染问题,综述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处理技术进展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我国主要的畜禽养殖种类有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依据畜禽养殖组织模式的不同,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3类。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沼气工程作为处理畜禽粪便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其污染问题。

1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主要特点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散养户逐年减少。近年来,在中央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生猪和蛋鸡规模化比重分别达60%和77%,已成为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以陕西省为例,2008年底,全省生猪出栏100~3000头养殖场户17199个,出栏生猪411万头,占全省出栏的30%,比2002年提高3.5%;奶牛存栏5~100头养殖户16427个,存栏奶牛158705头,占全省奶牛总存栏的27.8%,比2002年提高41.6%[1]。

在福建省2008年的普查中也显示,规模化养殖场占所有普查对象的12.9%,而出栏量占59.6%[2]。

畜禽养殖业优势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畜牧业产业布局逐渐明显。畜禽养殖业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分散生产,逐渐向适宜生产区域集中。已基本形成了以长江流域、中原和东北为中心的生猪产业带,以中原和东北为主的肉牛产业带,以东部省份为主的禽肉产业带和以东北、河北和河南等中原省份为主的禽蛋产业带,以东北、华北及京津沪郊区为主的奶业产业带。同时在各个省份又因地域特点形成一定的产业分布。

畜禽养殖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我国资源状况的节粮型道路。猪肉在肉类的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69.36%下降到2000年的65.81%,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分别由18%和11.7%上升到19.7%和13.2%[3]。

2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0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精神,农业部在农牧发[2010]6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中指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占规模养殖场的5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实现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兼顾与全国生猪、奶牛、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相结合,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种植业布局规划相衔接。

3畜禽养殖的污染现状

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急剧增加,成为我国一些以养殖为主要农业活动区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2010年2月公布的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农业源普查对象为2899638个,其中畜禽养殖业1963624个,所占比重高达67.7%。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268.26万t,总氮102.48万t,总磷16.04万t,铜2397.23t,锌4756.94t。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2.43亿t,尿液产生量1.63亿t。然而随着畜禽粪便排放量的大增,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比例不断大幅下降,而且大部分的粪便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据调查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重视程度就更低,随时随地排放、堆弃,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大。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业污染源之首,也是部分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村镇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畜禽养殖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已纳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1对大气的污染

畜禽粪便堆放期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有机物质被分解而产生一些诸如甲烷、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恶臭气体。每年出栏10.8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向大气排放15.9kg氨、14.5kg硫化氢、15亿个菌体、25.9kg粉尘,污染半径可达4.5~5.0km[4]。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产生的恶臭有230多种,主要是以氨气为主。排放的氨气一部分挥发到大气中形成酸雨,余下大部分被氧化成有害的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水源。以爱荷华州东北部距某规模化猪场半英里一所学校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10英里范围内没有规模化畜禽场的一所学校。结果试验组患病率达19.7%,对照组患病率7.3%,而爱荷华州学生群体哮喘患病率约6.7%。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