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推广固体生物质燃料阻碍分析.doc

中国农村推广固体生物质燃料阻碍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6

中国农村推广固体生物质燃料阻碍分析

摘要:以河南省固体生物质燃料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河南农村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的障碍进行分析与评述,深刻揭示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主要建议包括:对固体生物质燃料使用者在政策上支持;提高农业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水平;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要有针对性;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认识;加强后续服务等。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大雷,2008)。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生产中产生大量玉米、水稻秸秆,森林采伐中的病倒木、腐朽木、枝丫、树叶以及城市绿化的修剪剩余物等都是固体生物质燃料优良的原材料,可为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原料保障。国内外的学者对于生物质燃料的研究很多,周中仁,吴文良等学者认为生物质能已成为能源和环境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由于生物质能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及其发展前景良好:刘荣志等学者主要研究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农村生物质能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高品位能源;以张大雷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情况及生物质作为一种新的能源的发展前景但是现阶段固体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为了了解现阶段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的障碍,特进行了关于目前中国农村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障碍的经济学研究。

1调查情况简介

1.1调研的区域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河南省焦作市的张村300多户农户中抽取70个调查样本,以每户户主为访谈对象,以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当地农民的经济来源、教育程度、农业收成剩余物处理方式、家庭能源使用结构与使用偏好、当前能源使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固体生物质燃料认知程度等基本信息。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对固体生物质燃料的认识及使用情况,对河南禹州市绳里村采用了典型调查的方式,以该村在使用或已使用生物质炉具的300多户农户中的70户作为调查对象,重点了解对其在使用固体生物质燃料前后的情况,为研究作为依据。

1.2调查的方法

第一,实地考察和调研:在2009年2月22~26日对河南省部分农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固体生物质燃料企业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还到周边的农户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农村推行生物质能源存在的障碍。

第二,问卷调查:针对固体生物质燃料的相关问题设计了问卷,并在当地进行问卷调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2发展固体生物质燃料障碍的实证分析

本次调研所选取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农业较为发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为主。丰富的农作物加工剩余物可为固体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原材料,亦可为固体生物质燃料产业在该区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1研究结果

经过对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及深人访谈可知:

(1)农户收入偏低,种粮积极性不高。调研的农户中以3口之家为多数,因此以一家3口为例,平均每人拥有农地使用权667m2,家庭种植作物面积2000m2,按照每年两季分别种植玉米与小麦计算,每年作物的具体情况(表1):

经过数据分析、测算知道每户家庭种植农作物纯收人为2640元,而平均每个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年纯收入约为8000元,是农业收入3倍左右。如此低的农业收入使得农民种植土地积极性不高,当地大量农民涌人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工),造成部分土地撂荒。即使继续耕作的土地也存在投入成本不足,整体经营粗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农业产值与经济收益双下降的恶性循环。

(2)固体生物质燃料原料丰富,但农户收集热情缺乏。河南作为中国的粮食大省,当地有着丰富的、能加工成高燃值、零排放、无污染、价格适中的固体生物质燃料的玉米秆、花生壳等农作物剩余物。调研的两个村庄共约266.67hm2土地,可产出6000t玉米与5400t小麦,部分花生与农田旁的用材林。按收成作物与秸秆比例。加用材林采伐后的林业“三剩物”,估计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理论量约有10000t以上。可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有着巨大的后备资源支撑,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目前的利用程度较低。从农民对秸秆的处理方式看,95%以上的秸秆被用于农田基肥,只有不到5%的玉米秸秆与花生壳被卖到附近加工厂作为原料,而采伐木剩余物则基本直接作为家庭燃料。造成农民收集原料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太便宜,平均1/15hm2地秸秆量仅可售10元左右,可获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的时间成本。

(3)农村用能结构以煤炭为基础,多种能源消费形式并存。农村生活用能形成以蜂窝煤为基础,电能、液化气、沼气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