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7

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利用作物秸秆生产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秸秆环境污染和开辟新的能量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主要有热解气化、厌氧消化、液化、乙醇化、直接燃烧和固化等。简要介绍了我国作物秸秆的资源量及利用现状,着重对国内外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工业化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各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加强作物秸秆液化与乙醇化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工艺过程的开发。

目前,现代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化石能源正日渐枯竭,已成为制约未来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开发清洁可再生生物质能是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对生物质能开展了许多研究,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也是生物质资源大国。其中,作物秸秆就是最大的生物质资源之一,占我国生物质资源总量的近一半。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将作物秸秆转化为高效、洁净、方便的高品位能源,对缓解我国常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作物秸秆的产生和利用现状

作物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废弃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02年,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农村生活用能(约占45%)、饲料、秸秆还田、造纸原料等,秸秆利用率约为60%。其余大部分秸秆转向露天燃烧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燃烧排放的CO2属温室气体,排放的烟雾直接影响了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还导致了火灾的发生。据统计,黑龙江省每年有近3000万t的秸杆被焚烧,折算损失的化肥价值高达5.8亿元。因此,研究开发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是非常急迫的。

2国内外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作物秸秆能源转化技术大体可分为直接燃烧技术、热解气化技术、液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和固化技术等。下面就这5种技术的发展、特点和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评析。

2.1热解气化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开始研究以城市生活垃圾、木材、秸秆为原料的热解回收能量技术。热解气化所得可燃气可直接燃烧,用于供暖、做饭、城市煤气和燃气发电。欧、美国家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美国总装机容量已达9×103MW,单机容量达10~25MW,预计2020年将达3×105MW;丹麦建有许多小型的利用木材和秸秆的气化炉,用于家庭冬季供暖;瑞典能源中心采用生物质气化和联合循环发电等先进技术在巴西建立了一座装机容量为20~30MW的蔗渣发电系统。

1980年后,我国在南方地区开始利用丰富的稻壳资源发电,每台发电机组容量为60~160kW,共有92套装置在运行。1992年,肖乔梓和南方开发了以秸秆、谷物皮核、杂草、树枝叶、木屑等为原料的中试规模燃气厂,通过热解气化生产可燃气、焦油和其他化工产品。山东等地还开发出了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热解气化装置,可用于农户或村级规模的用户。在农业部支持下,我国在山东、四川等地建立了相当数量的村级规模的气化站,实现了以村为单位的集中供气。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现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研制的设备还出口到了埃及等国家。我国小型热解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热解气化装置的质量还较差,大型热解气化技术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热解气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燃气热值低、焦油量多、需要较高的温度,导致热能利用效率低、投入产出效益差,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此外,焦油的处理和利用、可燃气的燃气装置和发电装置的研究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厌氧消化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沼气技术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至1996年底,全国建有沼气池的农户在600万户以上,建成大中型沼气池460多座。仅大中型沼气池年处理有机废物就达3000万t左右,其中主要是动物粪便和作物秸秆。

目前,厌氧消化技术主要向如下几方面发展:一是大型化、工业化;二是开发以作物秸秆为“主”原料的厌氧消化技术;三是沼气的工业化应用。我国小型户用沼气技术已相当成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推广使用上,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大中型沼气项目比较少,无法适应工业化的需求。

北京化工大学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在山东省泰安市建立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作物秸秆为“主”原料的大规模厌氧消化装置。建设9个反应器,总反应体积450m3,年可消耗玉米秸288t、牛粪360t,其中玉米秸的使用量占干物质总量的60%以上。年可生产沼气69.20m3,可为全村180户农户提供生活用能,同时还可生产出104t的有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