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企业稻壳发电发展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6

大米加工企业稻壳发电发展现状

摘要:我国大米加工企业稻壳发电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已形成规模效应。稻壳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质(稻壳)能源发电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每年稻谷总产量约2亿t左右,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6%左右,居世界第一。这也意味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壳生产国。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能源燃料,其可燃成分达70%以上,发热量12.5~14.6MJ/kg,约为标准煤的一半。稻壳挥发分高,达50%以上,易着火燃烧。稻壳自然堆积密度小,约130kg/m3,运输不便。一般处理方法是粉碎后作为饲料配料(营养物质很少)或直接燃烧供热,但仍有大量稻壳被废弃不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

随着我国环境法规日趋完善和国家生物质能源开发政策的鼓励,稻谷加工企业应开拓能源生产的新渠道,采用直燃或稻壳气化发电技术发电,就地为企业生产提供能源或将电量上网。这是稻壳作为能源燃料利用的有效方法,也是解决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提高稻壳的附加值,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1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在我国,稻壳煤气作为机械能源应用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广东珠三角地区、江苏与浙江接壤地区以及湖北、四川、广西等省区就开始应用。下吸式气化炉也是我国首创的炉型。为解决当时能源不足的问题,原粮食部科研院曾在1960~1969年组织开展专门研究。1982~1990年,联合国三次召开亚太地区有关人造煤气、生物气化和谷糠发电的研讨会,会上对我国的稻壳煤气发电十分赞赏。我国此项技术当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研制了3套不同功率的下吸式稻壳煤气发电试验装置,测定了系统的技术参数。在国内成功的基础上,设计试制了援助马里共和国碾米厂用的,输出功率为140kW的6250M型中速稻壳煤气发电装置,1969年开始在马里投产[2]。1982年,原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在非洲调研时发现后非常满意,并采用作为他们援助发展中国家碾米厂的动力。

国内在1982年开始研究采用我国批量生产的、标准化的135系列高速柴油发电机组改装配用下吸式稻壳煤气发生装置,重点是降低煤气焦油含量和废水处理,已获初步成果。湖南岳阳城陵矶粮库于1987年动工兴建装机容量为1500kW的稻壳发电车间,1990年建成。

主要由稻壳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组成。它是我国首个利用稻壳直燃技术(稻壳直接燃烧,产生过热蒸气,送入汽轮机内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并上网的发电厂。当时,整个发电厂投资500万元左右,核定电价的单位成本为0.144元/kWh,而外购电综合价格为0.25元/kWh,经济效益是可观的。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稻壳消耗量从开始的2.4kg/kWh降到了1.8kg/kWh。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稻壳发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机械工业部、原粮食部科研院以及大型发电机和锅炉设备制造厂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稻壳发电技术和装备的开发、研制工作,稻壳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国家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投资补贴、财政低息贷款、电价补贴等。稻壳发电机组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尤其在产粮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更快。据统计,这期间浙江省最为突出,有10多家碾米厂建设了以稻壳为原料的气化发电工程,发电功率一般为160~600kW,电量供碾米厂自用。北方地区利用稻壳直燃通过蒸气轮机进行发电,并加上抽气冷凝机组实现热电联产。对多数粮食加工正常、发电正常的企业来说,稻壳发电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一般3~5年可收回投资,若有政策扶持,投资回收期更短。

21世纪以来,我国稻壳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稻壳发电机组以每年30~40套的速度递增,掌握了稻壳发电技术并能提供相关装备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2~3家发展到15家左右。2004年北大荒米业公司应用电力自动切换技术改写了碾米厂自发电与国电不能自动切换的历史。2006年,国家863环保示范项目,稻壳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00kW。

2稻壳发电已形成规模

2.1稻壳发电企业的分布

我国的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安徽、四川、河北、海南、台湾等地都已有稻壳发电工程投产。黑龙江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也是稻壳发电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省内几乎每个县市都有稻壳发电机组,如鹤岗市已建有4座200~600kW的发电车间,2009年又建成1座3000kW的稻壳发电厂,还有2座6000kW的稻壳发电车间在建。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稻壳发电企业有20~25家,湖南省有10家左右,湖北省10家左右,安徽省15家左右,江苏省12家左右,江西省有20家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装机容量为160~80

文档评论(0)

马家沟里的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